3月6日,淮南十岁的熊孩子负气爬出高楼窗外,幸亏民警冒险相救;2月29日,一名3岁女童因腹部异物前往安徽省儿童医院,经手术取出3粒纽扣电池和1只小弹簧。目前,疫情防控还在继续,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安徽省儿童医院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孩子停课不停学,在家想法千奇百怪,创意层出不穷,但是往往容易给自己带来伤害。专家提醒,在目前家长复产复工,孩子在家的情况下,家长更是不应放任孩子,而是应扩展健康、有趣的亲子活动,培养感情,增加孩子的认知。同时要留心安全隐患,让孩子远离伤害。
两岁娃腹内取出7粒磁铁
2月29日,一对年轻父母带着3岁的女儿来到安徽省儿童医院泌尿一科就诊。据了解,当时女童是因下腹不适,此后经医生手术,从女孩下腹部位取出3粒纽扣电池和1只小弹簧。
无独有偶,此前家住阜阳的2岁男孩小睿(化名)突然呕吐发烧,家人急忙将其带至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检查后,医生告诉其父母,小睿的“肚子里有异物”。通过手术,医生从小睿腹内取出了7粒小磁铁,而磁铁已导致小睿小肠、结肠多处穿孔,其父母当时就惊呆了。“当时,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孩子吃下去这么多小磁铁。”所幸,经过救治孩子已转危为安。
发夹、纽扣、玩具电池,甚至是“新冠”疫情期间最常见的体温计,都有可能是孩子们的自伤“武器”,尤其是玩具中常见的亮晶晶的纽扣电池,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安徽省儿童医院泌尿一科主任潮敏介绍:“纽扣电池内含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将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伤害。”潮敏提醒,好奇宝宝的意外自伤案例较多,家长应加强玩具电池管理,必要时取下电池,以免意外发生。
孩子探索立柜压在柜子下面
孩子待在家,总是忍不住想要探索。合肥市民钱女士就表示,几天前,她2岁多的儿子试图从立柜抽屉里拿东西,结果立柜翻倒砸在孩子身上。
“那天下午,我们都在客厅看电视,豆豆(化名)在旁边玩了一会玩具,就跑到玄关附近的立柜那里去了。”钱女士说,“立柜里放的是些雨伞、手套、抽纸、香皂等物品,既是一个小储物柜,又可以装饰。平日里,2岁多的儿子并未试图去打开立柜。所以也就没在意。”不料没过一会儿,他们突然听到“咚”的一声响,钱女士吓得跳起来,冲到门口才发现立柜倒在地上,孩子则趴在一个抽屉上。
原来,这是其儿子发现立柜抽屉可以打开,出于好奇就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但个子矮够不着,使劲趴在抽屉上,立柜轻,一下就倒了。”钱女士赶紧看看孩子,好在孩子除了受到惊吓外,并未受伤。钱女士和爱人赶紧把立柜搬到储藏室,固定好,防止孩子乱翻。
■专家提醒
儿童长期不外出家长要与其游戏
每天,都有意外伤害事件造成孩子受伤,甚至死亡,其中许多五岁以下的儿童都是在家里发生意外。去不了商场、街道、游乐园,好奇宝宝们往往会在自己身上探索乐趣。潮敏建议,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家长们应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隐私安全教育。
此外,长期不能外出,孩子也许会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潮敏提醒家长,可以适当在家里开展一些健康有趣的亲子游戏,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的态度要温柔有耐心,对于不识字的孩子,可以引导其通过绘画等方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通过一个个智慧的游戏,引导孩子变得乐意配合,自愿遵守规则。健康有趣味的游戏,能让孩子获得被喜爱、被包容、被关注的积极感受,并能疏泄情绪、重构困境,最终恢复心理的复原力。
孩子在家以下几点要注意
◎不爬阳台窗户:教育孩子不要蹬踏阳台上的凳子、花盆、纸箱等不稳固的物体,这样做非常危险,容易摔伤自己,也提醒孩子不在窗台上向远处眺望,以免失去平衡,跌下楼去。
◎厨房重地不要去:厨房是个危险重地,火、煤气、刀叉、水、电、碗碟,几乎这些东西都存在危险,热水壶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家长要告诫孩子远离厨房,不在厨房玩耍。
◎药品不是小糖豆:家中各类药品、药剂妥善保管,并且教育孩子不要随便乱动,避免孩子把药品当作小糖豆。
◎化妆品不乱用:成人的化妆品中大都含有香料、防腐剂等化学成分,对儿童的危害非常大。长期使用这类化妆品,可致儿童生长发育早熟。家长要告诫孩子大人的化妆品不能乱用。
◎危险物品不能碰:危险物品如剪刀、刀子及各种工具,都要收到带锁的柜子里,或是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电器插座不要碰:教育孩子不随意触摸电源、电线、插座等等。电器使用完毕应立即拔掉电源。另外,家庭还存在一些家具用品对儿童有潜在威胁,需要认真排查。
刘标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文 李阳/整理周继龙/图
新闻推荐
一场疫情,两场战斗。3月初,安徽省“双线”传来好消息——截至3月6日,全省16个市已有14个市实现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在院患...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