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医保成功“连沪”,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持卡在上海市23家定点医院住院、门诊直接结算费用。2018年11月,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芜湖市抢抓机遇、勇担使命,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在基础设施、协同创新、新兴产业、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开放合作、城乡治理等方面高位对接融入长三角,争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借助数据跑腿,芜湖市公共服务领域深度融入长三角——在市、县区、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21个“一网通办”企业专窗和个人事项专窗,受理长三角地区51项服务事项。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专窗管理规范》,实现标准互认、标准共享……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窗受理、一次性支付、一网通办、一小时办结”。2019年9月28日,在芜湖市政务服务中心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合肥、义乌两家公司法人代表获得全国首批异地办理的营业执照。
2018年12月以来,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G60科创走廊通用航空产业联盟相继在芜湖成立。为呼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芜湖市还组建市产业创新中心,解决制约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共性技术和科技成果市场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积极参与搭建G60科创走廊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推动硬X射线、先进光源、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芜布局,推进人工智能、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专项成果应用。抓紧修订和废除与一体化发展有冲突的区域性政策法规,积极对接各地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构建活力迸发的现代市场体系。
芜湖位于长江和G60科创走廊的交会点,具有“角中有廊、廊中有带、带中有港”的独特优势,为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芜湖编制出台《芜湖市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行动计划方案》,大力实施“5910”计划。其中,“5”是指明确创新驱动新引擎、江海联运新枢纽、文化旅游新热点、生态宜居新空间、内陆开放新高地五个新定位;“9”是指推进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产业发展、城乡治理、基础设施、开放合作、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等九个一体化任务;“10”是指实施港口合作、产业联盟、沪皖“科创飞地”、生态环保、教育事业、健康养老、医疗卫生、跨座式单轨和房车露营地、园区经济、城乡治理十个方面示范项目。
去年12月初,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芜湖被连续提及四次。其中“加快建设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积极推进芜湖LNG内河接收(转运)站建设”“加快建设芜湖等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等均已在芜湖得到成功实践。
2019年2月20日,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在芜湖挂牌成立,芜湖港与上港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开通每周12个班次的芜湖港始发上海洋山港“点对点直航班轮”,航运时间缩短一半,降低企业物流成本800元/箱,使海螺型材、奇瑞汽车、信义玻璃、格力空调、美的电器等知名品牌商品从芜湖港走向世界各地。8月30日,芜申运河安徽段全面建成,开辟了第二条通往长三角地区“黄金水道”,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常年通航,实现了皖江腹地及长江中、上游沿江城市大量物资经芜申运河直达长三角,比绕道长江缩短航程100多公里,构建起“互联互通、畅达高效”的长三角高等级内河航道网,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全国第四家、中部地区首家国家级中德合作区,芜湖设立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合作区自2016年7月设立以来,已有包括西门子、大陆、博世、凯络文和林德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41家德资企业(含德语区)入驻,投资总额约17亿美元。其中,汽车及零部件项目、机器人项目和电子电器项目占据“半壁江山”,成为芜湖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去年11月12日,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签署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30亿元,设计LNG接卸规模150万吨/年,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重要的资源供应点之一,成为长三角能源功能性平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莉)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2019年12月份安徽省物流业景气指数。2019年12月份安徽省物流业景气指数为...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