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了两年多,每逢佳节来临,我就倍加思念他。
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家书。我老家在江南小镇,父亲因参军早早离开家乡,后转业到安徽工作,一年只回老家探亲一次,三十多年后才得团聚,期间一直与我们书信来往。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帮母亲写信给父亲,在信中倾诉母亲劳动、服侍老人、照顾我和妹妹的苦处以及其它家庭琐事,父亲每次回信,都嘱咐我多帮母亲做些事,要我和妹妹好好学习,尊敬老人,同时寄回我寄去的信,在原信上指出语法的错误,并用红笔勾出错别字。父亲在部队担任文化教员,他的字迹工整秀丽,叙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父亲是我文学上的启蒙者。
1978年,父亲来信,要我到他所在的城市借读,通过考试,我顺利进入宿城一中高中部学习,从此开始了一年的借读生活。当时我身体瘦小,体质较弱,父亲每天为我买菜做饭,变着花样买水果,并专门为我订了羊奶。他的关怀无微不至,让我的身体能适应紧张的学习。第二年我回老家参加高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当我把成绩写信告诉父亲后的第四天,父亲就匆匆赶回老家,帮我选择学校和专业,脸上始终挂满笑容。在宴请亲戚邻居的酒桌上,父亲还喝了点酒,这是我记忆中父亲唯一一次沾酒。
1979年我去省城求学,与父亲的交流依然是书信,在那个贫乏的年代,家书是一个游子的精神支柱。大学时代与父亲通信,基本上是每周一封,我向他汇报学习情况和在省城的所见所闻。除了书信外,父亲每月的汇款单附言上也都叮咛我安心读书,与同学和睦相处,生活要节俭,外出注意安全等。有时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我也会用书信向父亲倾诉,父亲会很快回信来,给我安慰、鼓励、指点和帮助。因为有父亲的一封封家书,我整个大学期间都充满向上的信心和刻苦求学的决心,很好地完成了学业。父亲是我前行的引路人。
大学毕业我分配到三线工厂工作,单位地处山区,伙食全是粗粮,生活艰苦,加上经常思乡,无法安心工作。父亲又是常常写信于我,鼓励我克服困难,他在信中说,国家正处困难时期,需要你们艰苦创业,发挥才智,努力为祖国航空工业多做贡献。父亲的家书让我得到洗礼和滋养,我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多次参加新产品试验,取得较好的业绩。
调回宿州与父母团聚后,虽然不再通信,但每次见到父亲,他都是循循教导,让我听领导的话,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再后来的结婚、生子、单位调整、职务变动等,每个环节,父亲总是告诫我: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要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是他引导我脚踏实地,诚实做人,遵纪守法,成为一名对国家、对家庭有担当的人。
父亲走了,走完他90岁的人生。遗憾的是许多家书因奔波都遗失了,但那些书信,那些信中的爱和叮咛,永远留在了我心中。
晓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奥萍)小作坊规模虽小,内涵可不少,既承载着乡情,传承着文化,还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2...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