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亲近自然、愉悦身心、释放压力的休闲需求日益强烈。安徽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同时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休闲农业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
2017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9万个,休闲农业收入566亿元。全省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4个、示范点2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6个,中国美丽田园9个,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10家。
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科学规划重视不够。目前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以单个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论证,功能不配套,简单效仿、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各级政府对于大的格局规划认识不清晰,统一区域品牌引导和宣传力度还不够。
整体规模小、档次不高,品味偏低。起步较晚,龙头企业少,开发类型不多,仍以观光为主要内容,同质化严重,内容不丰富,度假、体验型项目较少,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缺少现代农业展示、教育、示范型旅游活动,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
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协调。游客餐饮、住宿、娱乐等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此外,服务人员缺少培训,素质还不高。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素质偏低。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少专项扶持基金的帮扶;在税收、贷款、用地、工商管理、食品、卫生等方面尚无明确规范的政策优惠。特别是休闲农业专项用地政策及相关建设规范应尽快出台,否则休闲农业无所适从。
发展安徽省休闲农业的建议:
提高对于休闲农业的认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部门应切实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手段、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对待,落实到行动上。同时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研究和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相关政策和规范程序,在信贷、税收、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加快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对休闲农业区内用于农业生产管理用房、配套设施用房等所需土地指标,予以优先安排,并提供信贷、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增强休闲农业发展活力。
科学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路线。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理性开发。对近期、远期任务、可开发景点、农业品牌等调查分析、论证实施,整合各类资源,深入挖掘特色,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龙头产业,提高知名度,形成集吃、住、游、学、玩为一体的多条特色休闲农业旅游路线,把安徽省建成全国特色农业旅游名省。
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休闲农业园区。安徽省旅游资源齐全,既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等资源,又有民俗、工农业和城市等资源。这些都能很好与休闲农业相结合,让休闲农业成为安徽省旅游的新经济增长点。特别要注重地方特色农业优势,强化园区建设,把有条件的地方建成集技术示范、成果转化、用户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园区。精心设计生态旅游农业项目和游客参与性活动,如节庆活动、农庄休闲、农家美食、主题公园和采摘体验等。
安徽省要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发挥资源、区位优势,明确思路,大力发展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休闲农业,奋力开创乡村振兴的崭新局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齐斌/文左泽川/图)10月28日晚,安徽省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开幕式在池州市体育馆隆重举行。省政府副秘书长章石生...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