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星级记者张玉芳
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产业才是长久之策。尤其在脱贫攻坚期,产业扶贫扶什么、怎么扶?产业怎样才能“开花结果”?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改委、财政厅等九部门出台意见,明确实施脱贫攻坚期产业扶贫攻坚行动,制定了产业扶贫具体措施。
产业怎么选?
——主攻五大乡村产业
产业扶贫攻坚行动提出,到2020年,通过发展生产,每个贫困县形成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有竞争力的扶贫主导产业,每个具备条件的贫困村都建有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基地),每个有意愿的具备产业扶贫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实施1个以上产业扶贫项目。每个贫困村培养3名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人口掌握1-2项实用技术。
那么,产业扶贫要在哪些产业上发力?针对安徽省实际,此次攻坚行动提出,要着力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绿色高效特色种养业、特色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光伏扶贫五大产业。
安徽省将在596个贫困村深入实施贫困村 “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优质、安全、生态、特色的农产品。支持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村建设扶贫产业园,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扶贫产业园。通过产业园联村带户,建立“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产品怎么销?
——发展田间地头市场
发展产业,农产品卖得出销得旺是关键。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产业扶贫攻坚行动着重提出,要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尤其是要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
安徽省强调,要支持贫困地区建设田头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发展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和特色主导产业规模较大的贫困村,周边应有与主导产品相适应的农林产品加工企业,签订订单收购协议,确保主导产品销路畅通。 ”并且鼓励各地在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建或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
此外,安徽省还将多渠道拓宽农产品市场,通过举办农交会、贫困地区农产品直供直销、农村电商等多种途径,积极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找销路。
缺资金怎么办?
——创新产业扶贫贷款
发展产业,不论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还是贫困户,资金都是前提和底气。
产业扶贫攻坚行动中,安徽省将加大对带贫成效突出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开展产业扶贫贷款,根据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按照每户不高于10万元标准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最高可上浮3个百分点,并按相关规定享受扶贫贷款贴息政策。
同时,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对符合条件的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做到能贷尽贷。脱贫攻坚期内,在贷款户符合申请条件、具有一定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良好、确有资金需求、风险可控前提下,可无需偿还本金办理续贷。支持贫困地区开发特色产业险种。扩大贫困地区涉农保险保障范围,开发物流仓储、设施农业、“互联网+”等险种。把创业致富带头人发展的产业项目纳入保险扶贫范围,享受保险扶贫优惠政策。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晓东针对安徽省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重视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表示,将结...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