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程海燕: 分享的过程是享受
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馆中,志愿者正成为服务观众的重要力量。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绝大多数不是科班出身;他们用热情的服务在文物与观众之间搭建桥梁,也享受志愿服务带来的快乐。本期橙文博带您走近志愿者,了解这些“编外”文物守护人的故事。
真诚的微笑,逻辑清晰的表达,在安徽博物院的展厅里,志愿者讲解员程海燕身边常围满观众。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从一名博物馆粉丝成为安徽博物院新馆首批志愿者。2016年,程海燕荣获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曁博物馆最美志愿者。在她看来,志愿服务是“乐在其中”,学习和分享的每一分钟都是享受。
从追展人到讲展人
因为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多年来博物馆成了程海燕业余时间最喜欢去的地方。2011年偶然得知省博招募志愿者,程海燕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名。报名后她才知道,想成为安徽博物院的一名志愿讲解员,没那么简单。简历初选、面试,通过面试后发讲解词,通过讲解考核才有机会正式“上岗”。2011年9月29日,安徽博物院新馆正式开放。当年年底,程海燕通过考核。2012年1月2日,她作为志愿讲解员在省博新馆上岗。
当年,不少观众对“志愿者”还十分陌生,程海燕就主动“推介”自己。“见到观众在展柜前驻足,就上去问问,我是志愿者,您需不需要义务讲解。”被拒绝好几次后,她才终于“开张”。“为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妇讲解,当时心情很忐忑,语言也没那么流畅。但观众非常耐心,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得到”多于“奉献”
程海燕的本职工作是一家电脑公司的仓管员,平时工作繁忙,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时间。而在省博志愿者中,像她一样抽出宝贵休息时间坚持志愿服务的还有不少。前些年住老城区,安博9:00开馆,程海燕每到休息日7:30就出门坐129路公交车,风雨无阻。在不少人眼里,志愿服务更多体现了“奉献”。而程海燕却觉得 “得到”多于“奉献”。“乐在其中,这也是安徽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大家共同的感受”。她甚至觉得,讲解会“上瘾”。《安徽文明史》展厅一般讲解一个半小时,如果与观众互动良好,边聊边讲,她可以讲三个小时,喜悦来自于交流和互动。每次讲解结束时,程海燕都要感谢观众一路相随。
服务近28万观众
2016年,程海燕荣获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曁博物馆最美志愿者。在她看来,自己只是安博志愿者团队的一个代表。程海燕介绍,成立于2007年的“皖风徽韵”安博志愿者团队目前共有102名志愿者,截至2018年志愿者义务服务时间总计81820小时,义务讲解和历史文化宣讲、社教活动计8452批次,受益观众近28万人。在2019.1.1.~2019.9.13期间,志愿者总讲解批次2110批,总服务时间12945.5小时。
两年志愿服务1200小时
志愿者陈琛:再嗨的讲解 也必须言之有据
从穿上红马甲成为一名志愿者到今天,陈琛的“工龄”有两年多。这在安徽博物院的志愿者团队中不算长。但2年累计1200小时,年均6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却体现出她十足的热情。“有时候午休时也跑来讲两个小时。”在陈琛看来,志愿者讲解员是文物知识的搬运工。一场讲解下来,观众有收获就是对志愿者最大的鼓励。
“全馆通讲”不是单靠背词
陈琛办公室的一面墙摆着各类检验检测仪器,桌子上是各类检验报告,这些都让她看起来跟文博没多大关系。2016年陈琛回合肥工作,看见了安博志愿者招募启事,立即报名了。
2017年3月,她通过面试考核,“拿下”的第一个展厅是江淮撷珍。此后她以每月“拿下”一个展厅的速度推进。2018年1月,陈琛实现了首个“全馆通讲”。
全馆通讲什么概念?江淮撷珍算是最小的展厅,一般讲解30分钟,基础讲解词在3200字左右。文房四宝展厅要讲40分钟,讲解词约5000字。徽州古建筑展厅要讲一个小时,讲解词在6000字左右。安徽文明史两个小时以上,讲解词两万多字。还有不时推出的各类特展……陈琛和小伙伴开过玩笑,把文明史的讲解词背完,考研专业课可以考虑试一试了。不过除了刚开始的江淮撷珍展厅外,大部分展厅她都没有刻板地背讲解词,一件件文物的故事早已记在心里。“上学时历史一直挺好的,经常考满分,也是从来不背书的。”
每个字都要言之有据
每个讲解员、志愿者的风格都不一样。基础讲解词勾勒的框架之外,大家还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加戏”,让讲解丰满、有趣起来,观众需要的是有温度的人文讲解。乾隆为啥这么会玩、皇帝吃火锅吃什么、国宝吴王光鉴其实是古代大冰箱……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常常是观众最喜欢的部分,也拉近了冰冷的文物与观众的距离。“我们经常要提醒自己收着点,不是没词讲,是讲太多怕观众会累。”
但再“嗨”的讲解,再轻松的聊天互动,背后也必须是“严谨”。“志愿者讲的每一个字都必须言之有据。”陈琛说,在社教部提供的讲解词的基础上,志愿者可以有发挥,但必须围绕官方讲解词,每位展陈讲解的志愿者在正式面对观众讲解之前,必须通过展厅试讲考核,每一个字都要经过专家的考核与认可。“大家常说,我们是志愿者讲解员,不是导游。野史段子我们是不讲的。”准确的同时,要有趣,要接地气,陈琛和小伙伴们着实花了不少功夫。两年多,累计志愿服务1200个小时,怎么实现?陈琛的节假日没有特别的安排,都泡在了博物馆,见证了省博的四季晨昏。没有奉献、坚守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理由,在她看来,最大的动力就是“热爱”。“每一场讲解结束,观众如果感到新奇、有趣、有收获,这就是对志愿者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文 任逸玮/视频 实习生 王兆晨图片由被访对象提供
新闻推荐
浙商保险安徽分公司积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一、提升...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