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原合肥站客运主任、书记胡朝新
高铁南站,一辆动车驶出。(资料图)晨报记者 李福凯 摄
1997年4月1日,位于胜利路的合肥新火车站通车运营。明光路老火车站停办客运业务,这时候开行列车增加到22对,每日发送旅客近万名。这一天胡朝新清楚记得,在明光路老火车站发送完最后一趟慢车后,凌晨坐大客车赶到新火车站接了第一班火车。
17年后的2014年11月12日,合肥高铁南站开通,胡朝新来到合肥南站工作。这一天,刚好是胡朝新56岁生日。
2014年11月12日,合肥高铁南站开通运营,这是开启合肥铁路乃至安徽铁路发展史上新纪元的时刻,合肥南站与上海虹桥站、杭州东站、南京南站比肩而立,构筑华东地区四大枢纽车站。当时合肥南站每日发送旅客5000余人,每日运行列车14列。
“第一感觉就是合肥南站整个设计非常先进,站区范围内大量设置自助售票机、自动检票系统、自动引导系统及换乘系统等自助服务设备,给旅客提供从出行、进站、候车、登乘、中转换乘、出站等各环节的全方位综合性服务,用科技为南来北往的旅客出行安全保驾护航。”胡朝新表示。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作用日益凸显,合肥枢纽客流呈现出潮汐性特点,即节假日、周末初期由合肥外出的单向客流较大,节假日、周末后期返程的单向客流占比高。通过多年的努力,安徽“米”字型高铁网已经形成,所在的长三角区域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
“如今,合肥铁路网密度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与全国23个省会城市(含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有列车直达。”胡朝新感慨,人们坐火车出门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下一步商合杭等高铁开通后,城市联系更为紧密。
日益完善发达的高铁网,就像四通八达的血管,将长三角城市群逐渐融为一体,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了“1小时、2小时生活圈”。动车组列车“公交化”开行,更是让“同城效应”“双城生活”成为现实。合肥高铁“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胡朝新告诉记者,尽管他去年已经退休,但仍旧关注合肥南站的建设。据了解,合肥南站南广场南侧还将新建合肥南站城际站,形成以合肥站、合肥南站、新合肥西站为主要客运站,合肥南城际站为辅助客运站的“三主一辅”客运系统格局。合肥南城际场规划引入合六、合巢马、合宁等城际铁路,计划结合近期规划项目同步建设。晨报记者 余佼佼
新闻推荐
本报综合消息据人民网报道,对师承和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开辟依法获得中医医师资格的途径;严格中药材绿色种植养殖,推动建设质量...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