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精挑细选“好苗子”定向委培“下单子”合作办学让黄梅戏后继有人

来源:安庆日报 2019-07-27 10: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王利他 记者 江月)7月24日下午,市黄梅戏艺术剧院里,28个十几岁的孩子分散在四个练功房里,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遍一遍地练习戏曲基本功。这个暑假,他们从学校——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走出来,进入他们毕业以后的工作单位——市黄梅戏艺术剧院进行集训。他们也是安庆黄梅戏时隔几十年之后的首批“定向委培生”。

两年前,市黄梅戏艺术剧院面临着招不到人的困境,全院演员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上。“再不培养,中青年演员衔接不上,很危险。”剧院副院长王琴说。为此,剧院找到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想要办一个定向委培班。

此后的两年中,王琴带着剧院的人走遍了安庆各县(市)和池州、宣城等省内城市,跑了七八十所学校“选苗子”。王琴说,两年下来,她招到28个12岁到

16岁的孩子,分两批送到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定向班’”里进行订单式培养。现在,有的孩子已经在学校里学了2年,再过三年,这些孩子便可以直接进入剧院,成为一名演员。

在王琴看来,对于黄梅戏这样的传统戏曲来说,定向委培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入门”时候便精挑细选,学校和剧院共同商定教学方案,实现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苏斌说,定向委培发挥了学院与剧院双方的优势,实现了工学结合、产校融合,不仅提高了生源质量,也让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让黄梅戏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了。

新闻推荐

“融”报纸来啦 可动可听可聊 安徽商报周末电子报大升级 视频音频互动一样不少 等你来打CALL哦

本报讯(记者盛木生)报纸不再是一张纸,读报不再是看文赏图!今天,安徽商报周末电子版全新升级,一份可视、可听、可聊的报纸与大...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精挑细选“好苗子”定向委培“下单子”合作办学让黄梅戏后继有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