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编造身份,与事主联系并谎称其银行卡或社保卡等涉嫌某起案件,随后再转接至所谓的“办案人员”那里,从而一步步对事主实施诈骗。7月4日,皖北晨刊记者从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获悉,近期,省公安厅反电诈中心发布了预警通报,这类案件在安徽省又发生多起,希望市民能够提高警惕,遇事要冷静,多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咨询,并及时与公安机关联系。
■诈骗手段环环相套
记者了解到,省公安厅反电诈中心近期发布,安徽省发生多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诈骗分子冒充银行、社保中心、通信管理局等工作人员,声称事主银行卡、社保卡、手机号码等涉案,然后转接至所谓办案人员继续与事主联系,编造虚假案件信息以帮其办理案件、做笔录等,通过QQ、微信等进一步诱导事主转账。
据介绍,这类案件不法分子会自称通管局、社保中心、银行客服等工作人员,称市民名下手机号码、社保卡、银行卡等涉嫌违法犯罪,并将电话转至“公、检、法”机关。随后,所谓的办案人员会通过电话或QQ、微信等进行案件办理、做笔录,还会发送“警官证”、“公检法”网站链接、“通缉令”等,以此来骗取市民信任、引起恐慌。
民警介绍,不法分子在利用QQ、微信与事主聊天时,可能会让事主在拨号键页面输入一串代码,实际是呼叫转移代码,以此来防止公安机关对事主进行劝阻拦截。另外,司法机关办理案件有规范流程,不会通过电话或QQ、微信等方式办理、告知,更不会发送所谓的“公检法”网站链接、“通缉令”等。所以,市民遇到这一情况,要及时挂断电话,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除此之外,不法分子会以种种理由,让事主将钱款转移至“安全账户”。民警表示,司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遇到索要银行卡号、取款密码、手机验证码等或转账至某“安全账户”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民警提醒:擦亮双眼捂紧“钱袋子”
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民警提醒,广大市民要擦亮双眼、捂紧“钱袋子”,遇此类诈骗警情,一定要保持冷静,切记不轻信、不转账。同时,要保存好通话及聊天记录,及时到就近公安机关或拨打“110”报警。
记者了解到,2018年至2019年6月初,宿州市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262起,刑事拘留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358人;共拦截、处置疑似诈骗信息4392条,成功拦截率95.8%,避免群众损失6000余万元,封停涉案电话、网站、QQ、微信4000余个,紧急止付涉案账户1189个,冻结涉案账户1213个,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100余万元。
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民警介绍,不论骗子手法如何高明,最终都离不开转账、汇款,所以,市民不要轻信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更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旦接到所谓的公检法办案人员的电话,切记要提高警惕,要及时与公安机关联系,进一步核实后再做决定。记者朱瑞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省司法厅公布《安徽省中医药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修订旨在解决安徽省中医药发展的保障、中医...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