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推进长三角地区人才一体化

来源:江淮时报 2019-06-25 10:54   https://www.yybnet.net/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

2018年3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社厅(局)及部分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签署了《三省一市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长三角城市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开展“人才服务协同计划”、“人才流动合作计划”、“人才发展推动计划”三大行动,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内加速人才流动。但由于受行政区划的限制,长三角地区人才一体化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尚未形成。长三角地区体制内干部流动,仅是交流挂职,时间较短、规模较小、层次较低;社会人才跨省市流动次数在总人才流动次数当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40%,同省内以及市内人才流动比率相比,长三角区域间跨省市的人才流动比率明显偏低。

协调机制作用相对有限。虽然建立了联席会议作为人才调节机构,但联席会议的成员主要是三省一市的人事部门和人才服务机构,社会保障部门、组织部门等均未参加联席会议。这使得三省一市在开展人才合作开发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有效沟通,导致区域内部人才开发政策的整体性、协调性相对不足,覆盖范围相对有限。

人才保障机制尚未真正统一起来。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未实现互认,养老、医疗等社保相对独立,致使区域之间人才比较优势难以实现互补,区域人才整体实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降低了长三角区域大市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为此,建议如下:

全方位扩大人才交流。一是加大党政机关干部交流、挂职力度,注重“双向交流”,即落后地区向先发地区派送干部、也有先发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输送干部,并扩大交流规模、延长挂职时间,三省一市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干部交流计划,规定每年任职交流人数和任期,确保学到“真经”。二是在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层面,建立长三角优质资源人才库,搭建专家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信息互通互联机制,实现长三角区域专家资源与区域产业、社会保障需求的有效对接。三是在国有企业层面,鼓励各企业找准自己的结对对象,加强互动联系。

强化人才交流保障机制。一是设立长三角人才基金,各地政府认缴出资,重点鼓励长三角区域外人才流向区域内,支持中心城市人才向非中心城市流动。二是设立专门非盈利性人才服务机构,建设长三角人才大数据服务平台,对人才流动规模、流动频次、人才就业、人才引进等方面实施动态服务。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推行医保费用跨地区结算制度,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协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区域内人才合理流动提供落户保障。实现长三角区域内公积金互认,互相给予外来人才本地常住居民待遇,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优化区域内人才培养结构。一是长三角大中专院校互相扩大区域内生源招生规模,形成区域生源一体化红利。二是深化长三角高校联盟建设,实现长三角区域内大中专院校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互认互通,开展学生交流和短期访学等活动。三是推动跨区域合作办学,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推动中心城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采取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开办分校等方式,与非中心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合作办学。

新闻推荐

安徽省今年综合医改重点工作出台 推进紧密型医共体试点专项支持省属公立医院

本报讯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出台安徽省2019年综合医改重点工作,并做了详细的责任分工。2019年,安徽...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推进长三角地区人才一体化)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