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一 刘畅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于大家而言,五月一日——一个法定节假日,三天小长假,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光正好,想想就令人心情明媚。假日带来的愉悦体验自然不必多说,今天提起它,是担心大家忘记了它的全名:五一劳动节。
最初的劳动是什么样子的呢?断竹,续竹,飞土,逐肉,那是先民为了获取生产资料同自然的谈判与搏斗,才会有人的生存。有了人,就有了社会。从渔猎到农牧,再到手工业工业,奴隶社会一路积累资本或走向共产,历史的车轮照常前行,只不过动力系统一代一代的更替下去。可以说,每一个坚强奋进的民族,纵观其筚路蓝缕的创业史,总少不了坚实的劳动力为发展作后盾。
好了,现在我们得到了结论:于个人,劳动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于集体,劳动意味着自强,劳动推动了发展。这样来看,我们应该可以做一个类比,就好像劳动是食物和水,个人的生存,集体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都像是一个个身形庞大的巨人——或者说一个个贪嘴的孩子——永远保持着对食物和水最原始的渴望。
于是我们回到我的演讲题目上来。切记,切记,勿忘勤勉。可能会有同学说,你故弄玄虚,或者你太过夸大其词,或者你的思想还停留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旧日子里没出来呢。时代发展了,我们难道不能花钱雇人劳动?科技发达了,我们难道不能研究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劳动?知识爆炸了,我们难道不能一头扎进学业里面来逃避劳动?
可不要忘记了,从道德层面而言,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逃避责任总算不上是君子所为。而就算是单凭买卖关系而言,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怎么会有劳动力为你所用?而没有最初白手起家的劳动,合法的资金积累又从何而来呢?可不要忘记了,时代在进步,历史的发动机也早与当年不同了。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者的智慧输出便是他们的劳动形式。看似省心省力的人工智能,背后有多少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人员倾注心血,又有多少流水线上的夜以继日,才能来到用户面前?可不要忘记了,投身学业看似逃避了体力劳动,但学习本身可不就是脑力劳动的一种吗?所以我说,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无论我们当下享有着如何的生活条件,只要社会还要进步一日,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要提升一日,劳动便一日不能停止,且与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与追求更好生活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如果说,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听上去过于抽象,那么我说,劳动的必要性才是我们应该去热爱它的原因所在。因为我们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逃避我们作为公民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责任。我们劳动,我们勤勉,是为了安心“享乐”而无愧于心,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有乐可享。所以,各位同学们,切记,切记——勿忘勤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 整理
新闻推荐
安徽省2019年度“无偿献血公益之星与先进集体”评选结果敬请期待安徽省2019年度“无偿献血公益之星与先进集体”评选活动...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