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6月4日电记者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致函安徽省政府,支持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安徽省自2017年以来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设立5.2万余名林长,围绕护绿、增绿、用绿、管绿、活绿建立长效机制,破除困扰林业发展的沉疴痼疾,织密扎牢保护网,实现“不砍树,能致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
近日,记者在占地500亩的合肥植物园南扩项目区看到,人行道的一边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另一边地上铺了草坪,栽了池杉等1000多株各类植物。该项目预计今年国庆节前完工。“这里是董铺水库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南扩项目所在地原是城中村,需要拆迁改造、生态复绿。”合肥植物园园长周耘峰说,该项目十多年前就谋划推进,但由于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和辖区等多个部门,进展缓慢。
两年前,林长制改革实施后,市级林长“包保”这个项目,牵头协调各职能部门,将项目纳入环巢湖流域治理三期予以推进,破解了多年未解决的拆迁、征地、资金等问题。
据了解,安徽省委、省政府于2017年提出实行林长制,出台《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安徽省林业局局长牛向阳介绍,全省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设立各级林长5.2万余名,形成了省级总林长负总责、市县总林长抓指挥协调、区域性林长抓督促调度、功能区林长抓特色、乡村林长抓落地的工作格局。
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违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资源保护与地方政府行政领导职责约束不强,仅靠林业部门往往力不从心……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教授黄庆丰认为,防堵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疏漏,是各地推进林长制改革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
各级林长责任区域、基层护林组织体系“全覆盖”,确保一山一坡、一林一园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除设立5.2万余名林长外,安徽省还配备4.7万余名护林员,并与公安民警的警务责任区相衔接,织密扎牢林业资源保护网。
此外,为消除制约林业发展的“拦路虎”,安徽省制定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快推进林区道路建设和强化林业投融资服务等22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新闻推荐
争取合肥、黄山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安徽省出台意见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旅游强省建设
晨报讯近日,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安徽省将重点实施“精品打造、项目建...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