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潜心科研三十载田间地头显身手 记市农科院麻类研究室主任杨龙

来源:皖西日报 2019-05-31 16:0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余浩

从踏出校门的那一天起,现任市农科院麻类研究室主任的杨龙就一直扎根在科研第一线,几十年来风雨无阻,先后育成省级鉴定农作物新品种9个,获省级科技成果登记3项,参加编审行业标准及专著5部,发表论文10篇。

1985年7月,杨龙从当时的安徽农学院毕业分配到市农科院工作。从那时起,他就一心扑在棉、麻等农作物的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上。“十一五”以来,杨龙先后获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六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3项,安徽省九三学社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次。回想起工作以来的经历,最让杨龙自豪的就是自己参与研发培育的各类农作物新品种及先进培育技术。2009年,他参与的《高产优质多抗中红麻系列新品种(中红麻10号、11号、12号、中杂红305)的选育与推广》获中国农业科学院(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双低油菜新品种皖油29选育应用》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年,杨龙主持的《优质高产大麻新品种皖大麻1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获六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潜心研究作物新品种、培育种养技术的同时,杨龙还不忘撰写论文,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文字的形式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共同学习应用。2007年1月,杨龙撰写的《密度与播期对六安地区亚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获安徽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13年4月,《高产抗逆杂交红麻新品种H318在安徽麻区的适应性分析》获安徽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自2008年担任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六安大麻红麻试验站站长以来,杨龙连续10年被产业体系评为优秀等次。2010年,杨龙成为六安市工业大麻产业协会专家组主要成员,2016年他被聘为六安市农业科技大院大麻分院首席专家。近10年来,杨龙主持农业部、安徽省及六安市各级科研项目课题十多项,自主培育麻类新品种2个,合作培育麻类新品种7个,引进、试验、示范优良麻类新品种20余个,参与编审麻类作物专著及(工业大麻、红麻、青麻)行业标准5部,召开麻类作物新技术试验示范现场会十多场次,培训县区农技骨干及农民种植户千余人次,为全市及安徽省麻类作物生产稳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闻推荐

百名中医人才来肥“取经”

本报讯近日,百余名中医药传承人和中医临床人才齐聚合肥,参加名中医临床经验培训班和国家第六批师承继承人集中理论培训班。...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潜心科研三十载田间地头显身手 记市农科院麻类研究室主任杨龙)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