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魏地,攻代国,斩陈余,最后垓下围歼,设下十面埋伏,灭楚兴汉,韩信成刘邦阵营中首席大将的名片,可谓彪炳千古。观其一生,受胯下之辱、背水而战、高鸟尽良弓藏三个重要标志,起伏跌宕。《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胯下之辱的典故出自于此。俗话说,忍字头上一把刀,不为匹夫之勇而毁了自己的鸿鹄之志,韩信把“忍”字做到了极致。
一般来说“忍”是一种待人处世的艺术,同样“忍”也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修养的表现,许多情况下遇事能不能够忍,反映着一个人的胸怀与见识。韩信“能忍者,必能立天下之事,市人笑出胯下,而韩信负侯王之器,噫,可不忍欤”。(《元·吴亮》)。与之产生巨大反差的是,内心狭隘的人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气急败坏,甚至大动干戈,就像“路怒症”“高铁霸座”事件,丑态百出让人耻笑。历史上也有因为小不忍招致祸端甚至丢了性命的,晋朝斗富石崇在任荆州刺史时,因不忍孙秀小辱,招致其诬告后被问斩于市。
还有一种“忍”,是一种美好的“忍”。那是钱钟书在《围城》所描述,“我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一尘的三分。而是天下明月只有三分的三分”……
当然有美好的也一定会有丑陋的。心怀叵测隐蔽自己意图而“潜伏”目的,伺机以逞,如自阉进宫的大太监王振、魏忠贤,以及认杨贵妃为干娘的安禄山等等。他们个人野心的“忍”,与宽容无私的“忍”有着天壤之别,犹如沧浪之水,清兮,浊兮!是本质的不同。
在生活琐事中,我们可以用“忍”去宽容对待,但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保持清醒,要树立正确的立场,态度要鲜明。要讲底线和原则。并非丑与美,善与恶,没有区分都一忍了之。不讲原则,万事皆忍那样就成了“好人主义”,最后成为“奴隶主义”,是社会文明的倒退。
生活本就不易,所以说在“忍”的问题上,真的不必逼自己去做不像自己的那个人。强大固然是好,但脆弱和柔软也没有什么过错。一个人只要活得像一个人就行了,有尊严、有追求、有梦想,凭其心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大可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地过自己的生活。
作者单位:安徽泰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周六上午,2019当代安徽书画名家邀请展将在裕丰花市开幕,市民可免费进场观赏,展览将持续至5月29日。据悉,本...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