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芜湖不是我的出生地,但我于此蛰居多年,并不可救药地爱上她。在我的眼里,她更像一位温婉简约的江南女子,玲珑灵动,淡定淡泊,独自超然。2500年过去了,无论风云变幻时事变迁,她都始终坚持用这种静态的美丽和沉思,用这份澄澈和清明,用这份沉静和唯美,带着如许的情怀,过往的风雨,一如既往地溺爱着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溺爱着这秀美山川和烟雨江南,并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在这无垠的天地间恣意书写着精致、空灵、优雅、隽永和高贵!
远处,是安徽南部那些奇异的山峰;近处,浩荡不息的长江、青弋江顺城而过,一路奔向蔚蓝的海洋;城内,凤鸣湖、奎潭湖、黑沙湖、南塘湖、龙窝湖、响水涧与镜湖、九莲塘、西洋湖、汀棠等一脉相通连贯纵横;城外,无边的绿色无边的波光与一望无际的稻田、麦浪、江水、松涛互为犄角,共同构筑这座千湖之城的徽风皖韵。那是怎样一种由内而外的动人韵致啊,集天地灵气和日月精华于一身。这是上帝的杰作,是上帝精心打造的极品,美得恰如其分,美得触目惊心。
这是一片诗意的江南,灵动的水构成了她的典雅,直到站在黑沙湖岸边,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她是那样得美,这是怎样的纯美意境呢?那么熟悉,仿佛才刚刚来过,我甚至听到了她清新而明净的呼吸。听到她就在我背后轻柔的“嘿嘿”笑声……又是那么陌生,我在哪里,在哪里见过呢?哦,想起来了,原来她曾无数次地在我梦中呈现。多少年来我风尘仆仆地苦苦追寻并孜孜以求的美啊,原来就在这里!
这令人心醉的美一定源于灵魂深处,出没于精神领域。她的生命本质里一定有一种物质与诗、与哲学是相近的,相通的,甚至以一种不可言说的默契,渗透到骨子里,并不容置疑地流淌到你的血液里,让你无法抗拒让你无所适从让你的心理防线形同虚设并瞬间崩坍……无论风霜雪雨岁月轮回,厚重的鸠兹文明已嬗变成一种品质让她勇敢面对,处变不惊,神闲淡定,浪漫典雅,笑意盈盈,始终弥漫着一种令人惬意的生活气息……
事实上,我越发喜欢这座城市了,喜欢在其中穿梭、徜徉,喜欢这抑扬顿挫的黎明,骨瘦如柴的黄昏,喜欢她的无边风华,甚至喜欢雨后汽车辗过枯枝如骨节爆响,还有谁向谁挥手的模样……这座我无限热爱的城市啊,曾给予我太多太多的苦难、感动和喜悦。
喜悦过后,我也时常空洞地异想天开:这座城市到底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风雨兼程?在城市的生长过程中,如何留住城市记忆?
城市到底是谁的?城市如何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融为一体,彼此建立热爱与信仰呢?……由衷地感谢以王万荣先生为代表的芜湖市城乡建设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的新锐设计师,他们从专业的角度,以职业的视野对城市发展的轨迹、脉搏进行了全面梳理、提炼,并形成研究课题,为城市规划建设点亮了一盏灯。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城市都是无法复制的,每座城市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唐玉霞先生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倔强地登上时空坐标,用《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结庐在人境》《胸中有丘壑》四个篇章娓娓道来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让我们知道,如何与这座城市的美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也让我们知道,如何对水色江南怀揣正确的审美与表达。
绘山水绘星辰共吟万千气象
写岁月写春秋同奏荣耀交响
这座城市有大美之情,设计这座城市的人更有大美之心。我相信,这样的结合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支持我们的赞美,也会继续拨动我们的心弦!
《城人之美》 唐玉霞 著本文系该书序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9年5月出版
李爱东西
新闻推荐
5月16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办。坐落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作为安徽人工智能产业“代表团”,再...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