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综合素质在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中越来越重要。4月底5月初,全国各地中考新政陆续发布。北京、安徽、江苏、天津、西安、济南等多地在新颁发的中考新政中都对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及评价实施办法等做了进一步说明与完善。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2%的受访者关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受访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评价如何做到科学客观(71.6%)。
对中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高考(中考直接把综合素质计等级或折合为一定分数计入中考总分,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一参考”为参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中高考评价、录取改革,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导向和未来走向。客观、公平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生命线”,只有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客观、公平,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高考录取的改革,才能走得更远,而不是变为走过场,或者引发新的不公平问题。
在中高考录取中,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促进学校和学生、家长都重视除学习成绩之外的综合素质培养。但要让综合素质评价真正引起重视,必须做到三点,其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评价,作为评价的指标之一;其二,综合素质评价必须个性化,不能“千生一面”,大家都差不多的综合素质评价,等于没有评价;其三,综合素质评价必须写实,真实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让学校录取时可以用这一指标评价学生。
从我国已经实施的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高考的改革看,这三方面都存在不足。首先,综合素质评价所占的权重不高,很多学校录取只是“参考”,在考生分数相同时才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大家自然不重视。其次,很多学校给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第评价非A即B,而学校和家长均认为学生学习已经很累,再在综合素质评价上那么严格要求,会增加学生负担,加之学校办学本就缺乏个性,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遍个性缺失。再次,综合素质评价权主要掌握在学校和老师手中,当综合素质评价在中高考录取中所占权重增加后,目前的学校办学制度并不能保证学校用好自主评价权,不受任何行政和利益因素干扰。
这是推进改革必须回应的问题。要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必须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办学和治理改革,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由学校教师委员会来细化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并公开、透明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这样,既能让学校办学更具个性,也能让综合素质评价有明确、清晰的评价指标,形成综合素质评价的公信力。
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对我国深化中高考改革至关重要。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存在唯分数论问题,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破除唯分数论,而破除唯分数论,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公众普遍担心的是离开了刚性的分数,主观色彩更重的综合素质评价怎么保证公平。这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推进学校全方位改革。
新闻推荐
5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怀科一行,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明浒、副县长黄本年等陪同下,先后查看了中原内配集团安...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