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合肥拥有专业技术人才95.2万人,各类人才总量约190万人。为了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合肥市一方面出台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一方面打造良好的创新、营商环境,用服务凝聚人才。
A
人才集聚成效显著全市集聚“两院”院士123人
近年来,合肥市贯彻落实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安徽人才“30条”和科学中心人才“10条”等,围绕“四个一”创新主平台搭建人才干事创业舞台,做好人才服务,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建立完善省、市人才政策有效衔接机制,打造“养人之城”。
据统计,目前,合肥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60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8家。全市集聚“两院”院士12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省“特支计划”等各类重点人才项目的高层次人才4000多人,各类人才总量约190万人。
B
出台人才政策集聚各类人才
合肥市紧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等城市新定位,先后出台《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等,陆续制定34项配套实施文件,各市直相关部门会同县(市)区、开发区联合实施,初步形成了覆盖各类别、各层次人才,以及人才发展各个阶段的政策框架体系。
另外,合肥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入是最大投入”,统筹设立人才专项资金,以“舍得”的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投入方式,对国内外顶尖人才、产业人才、国际化人才和社会事业人才,以及省部属驻肥单位人才等各类人才在肥创新创业均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条件。
同时,合肥也大力支持青年人才来肥留肥工作,加大安居保障,放宽落户条件,对新落户在肥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等人才,三年内每人每年最高可发放2万元租房补贴。驻肥高校、科研院所优秀毕业生、出站博士后科研人员留肥工作,还同等享受该市人才引进政策。
C
依托新兴产业打造人才磁场
人才引进了,还要人尽其才,让他们为合肥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对此,合肥市围绕基础研究、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搭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
首先,合肥依托大科学装置建设,集聚精尖人才。该市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充分发挥国家大科学装置的“聚才”作用,对中央和省属驻肥高校、科研院所引进国家级人才,给予配套政策支持。
同时,合肥也依托新兴产业发展,打造人才磁场。该市坚持“产业聚才”,围绕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形成“人才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全市现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14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余户,院士工作站59个。
为了人尽其用,合肥还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激发人才活力。该市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推动研发、人才、产业、资本深度融合。建成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10多个协同创新平台,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
D
优化服务保障营造良好人才生态
为了留住人才,合肥也不断以服务凝聚人才。
据了解,合肥积极服务“科学家、企业家、千万家”,营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环境。该市致力打造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对在合肥发起、组织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论坛,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同时,合肥也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参加国外短期研修和学术交流活动,最高给予每人万元补助。
在优化服务保障方面,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市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建设。还出台《合肥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接受基础教育保障办法》等人才服务政策,在体检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做好综合保障。
服务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合肥高标准建成合肥国际人才城、“合肥国际人才网”,打造集高端人才服务、创业项目孵化、人才成果展示、资源共享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人才之
2018年10月开城以来,提供业务咨询办理近3000次,网站浏览量8万人次,共接待逾百批次3200余人。引进18个创新团队、第三方服务机构入驻双创空间,成功举办“中-德高峰论坛”、斯坦福大学全球设计创新课程联盟SUGAR团队交流等各类活动24场,在推动国际交流和人才服务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另外,日前在合肥国际人才城举行的“新经济·新工科”人才培养合作发展交流会上,合肥战新人才研究院也正式揭牌。据了解,当前新经济风起云涌,新经济企业在国民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新经济企业也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合肥战新人才研究院将通过专业培训,实现高校毕业生快速就业。同时,为用工企业招聘、培育具有实战经验的技术人才,将企业员工试用期前置,让企业即招即用,节约培训成本。
据了解,合肥战新人才研究院团队成员大都来自教育培训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截至目前,与战新人才研究院合作院校已经超过30家,合作用人单位超过500家。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合肥战新人才研究院将培养一万名优秀人才。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见习记者徐琪琪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林宣)5月份以来,县林业局在全县11个乡镇和2个国有林场范围内,再次开展松材线虫病除治“回头看”工作,确保防治工...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