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安徽省大气办通报了2019年1月至4月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和空气质量情况,
1月至4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64.7微克/立方米,比2018年同期(65.3微克/立方米)下降0.9%。14个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6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4%。同时,1月至4月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8.6%,比2018年同期(64.9%)上升3.7个百分点。
7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
据介绍,安徽省空气质量形势依然严峻,今年1月至4月,全省14个未达标市PM2.5平均浓度与2018年同比下降幅度未达到2019年度PM2.5改善目标序时进度。
其中,淮北、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及铜陵7市同比不降反升;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阜阳、铜陵及六安3市比去年同期不升反降;全省PM10平均浓度有4个市同比不降反升,按上升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淮南、六安、阜阳和蚌埠。
此外,今年全省16个市共编制报送2019年度重点工作任务4285个,截至4月底已整治完成2657个,完成率为62%。15个市(除黄山市外)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中有5市已经正式启动编制,分别为合肥市、宿州市、蚌埠市、淮南市、宣城市,其余10市尚处于前期调研阶段。
3市扬尘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1月至4月,安徽省扬尘污染防治类问题突出。2019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两轮大气督查,共检查污染源点位1673处,发现存在环境问题污染源429处,占比为25.6%。向各有关市交办突出环境问题5批共250个,曝光典型环境问题4批共20个。其中,蚌埠、六安、滁州3市发现问题占比较高,问题类型以扬尘污染防治类为主。
通报中还提出,根据201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采取措施,按照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因此安徽省15个未达标城市依法均需编制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但根据统计,目前仅三分之一的市正式启动达标规划的编制,其余市限期达标规划编制工作存在滞后性。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姚一鸣
新闻推荐
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 陶敏 摄昨天一早,在位于扬州市仪征经济开发区的十二圩古镇,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工作人员便...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