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逸群实习生朱笑禾
记者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关于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方案(2019-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已于日前出台。 《方案》提出,围绕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要求,持续深化退役军人工作改革创新,到2020年,退役军人党员全部编入基层党支部;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军人应安置尽安置,当年退役军人自愿参加各类培训实现全覆盖,退役军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住房困难退役军人家庭享受各类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政府公共服务场所退役军人优先窗口开设率达到95%以上,优待卡享受优待项目达到50个。
建立退役军人诚信体系
安徽省将在社会信用体系基础上,探索建立退役军人诚信体系,将相关待遇保障与现实表现挂钩。退役军人诚信体系实行“星级”管理、积分制考评,基础分以外,对遵纪守法、做出突出贡献的予以加分,对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违法犯罪的予以扣分,积分越高享受优先优待越多,积分低于基础分的,按照政策规定取消优先优待。
同时,做好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对有工作单位的一般将其组织关系转到工作单位党组织,有工作单位无党组织或无工作单位的由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基层党组织负责做好转接,逐一明确党组织关系归属,严格执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开展“最美退役军人”遴选活动,建立“优秀退役军人典型”资源库。
安置与服役表现挂钩
安徽省要求,各地要畅通具备条件的军转干部进入法治专门队伍通道,做好退役士兵补充到政法队伍有关工作。将退役安置与个人牺牲贡献、服役表现直接挂钩,推行安置量化评分、排序选岗、全程公开。重点安置好师团职干部、功臣模范和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特殊岗位服役人员。鼓励和引导退役军人到中小城市、乡镇街道等基层工作。
企业和社会组织招聘退役军人,可按规定享受有关政策补贴。开发专项岗位保障安置后下岗(失业)和自谋职业中再就业困难退役士兵,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大龄、残疾等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对退役军人就业实行实名制管理,省市县三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优先办理退役军人业务。
建立终身培训体系
《方案》要求,建立退役前后有效衔接、职业生涯终身服务的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体系。开展高等院校专项培训军转干部试点,组织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录取退役士兵。鼓励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完善退役士兵学杂费补偿政策,推动退役士兵参加新型学徒制等工学一体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学习。
此外,安徽省将组建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创业指导团队,提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术等方面咨询服务。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扶持退役军人创业,鼓励社会资本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退役军人的创业融资产品。
持卡可享多种优待
安徽省将面向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发放优待卡,持卡可在公共服务窗口享受优先优待服务,在就业创业、教育、养老、医疗、住房、文化、公共交通、生活等方面享受优 先优待服务。
同时,突出随调配偶安置、随军配偶就业、军人子女教育工作,着力解决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推进军人公墓建设。持续做好立功送喜报、悬挂光荣牌等活动。
此外,安徽省还将搭建网上信访、视频接访、电话信访和现场接访平台,引导退役军人依法逐级信访,完善信访事项交办转办督办机制。构建省市县三级法律援助体系,引导和帮助退役军人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根枝付进华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张剑/文余红霞/制图)将营运车辆交由未满18周岁的人员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最终引发事故...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