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个靶向治疗药物PARP抑制剂在我国获批,成为中国30年来针对卵巢癌的突破性治疗方式,为妇瘤科医生对抗卵巢癌复发增添了新的“武器”,也成为卵巢癌患者急需的治疗药物。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潘跃银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晚期肿瘤治疗要有三个“可持续”,中国要加速临床急需抗癌新药纳入医保的进程。
卵巢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卵巢癌往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潘跃银说。作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卵巢癌的致死率居于首位。
之所以“沉默”,是因为卵巢癌目前尚缺乏成熟的早期诊断方法。“我们提倡定期检查,需要做一些预防性处理。但是定期检查十分复杂,对前期筛查卵巢癌来说也有一定困难。”潘跃银说。
不同于乳腺癌的病症表现在体表,女性自己容易触摸到。也不同于宫颈癌早期,女性可以通过出血来判断。卵巢不仅无法触摸也无特异症状,所以容易被病患忽略或误判。
另一方面,由于卵巢癌潜伏时间很长,癌细胞倍增速度又很快,这导致处于卵巢癌窗口期时疾病很难被检测到。“这种癌细胞倍增速度快,可能两个月就会倍增。如果病人一年体检一次,很可能当时没检查出来,而可能两个月后就会发现卵巢癌。”
“晚期卵巢癌一般体现为腹腔积水。很多女性,尤其是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女性,等到腹部积水明显腹胀明显了才过来就诊,那时已经是晚期了。”
由于卵巢癌进入晚期后手术根治的意义并不大,所以导致卵巢癌的整体治愈率偏低。据统计,有70%的患者在2年内复发,患者的5年生存期不足40%。
PARP抑制剂成为治癌新“武器”
潘跃银告诉记者:目前卵巢癌的主流治疗方式还是以手术治疗为根本,化学治疗为核心。
“事实上癌症治疗非常复杂。而卵巢癌在临床治疗上能使用的‘武器’也十分稀缺。”
记者了解到,随着卵巢癌的复发,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逐次缩短,对铂类化疗药物(治疗卵巢癌的基石性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越来越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2018年,随着首个靶向治疗药物PARP抑制剂在我国获批,成为中国30年来针对卵巢癌的突破性治疗方式,为妇瘤科医生对抗卵巢癌复发增添了新的“武器”,也成为卵巢癌患者急需的治疗药物。
据介绍,2019年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推荐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在含铂化疗结束后可考虑使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如奥拉帕利的同时(2A级推荐)。
“(卵巢癌)一般有两条修复路径,好比它的逃生通路有‘门’和‘窗’。PARP抑制剂就是阻止了其中一条逃生通路,进而降低癌细胞的修复率。”
晚期肿瘤治疗要有三个“可持续”
每年的5月8日是“国际卵巢癌日”,潘跃银呼吁:一定要从临床需求出发,加强对卵巢癌患者的医疗救助,帮助患者解决支付、疗效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高中国女性健康水平及生命品质。
“关于晚期肿瘤治疗,我认为一定要有三个‘可持续性’。”潘跃银表示:“第一个可持续是‘疗效可持续’;第二个可持续是‘身体可持续’,第三个可持续则是‘经济可持续’。”
以PARP抑制剂为例,虽然是国际国内指南推荐的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的选择之一,“但国内只有少数人用得起奥拉帕利(一种PARP抑制剂)”。
“未来还需要制药公司和医保部门共同努力,一方面,加速临床急需抗癌新药纳入医保;另一方面,也希望制药公司下调价格,让更多病患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
新闻推荐
为了更好地履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义务,提升防范非法集资意识和履职水平,加强对社会公众的防范非法集资政策宣导,营造公众参与...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