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城管、派出所等执法人员对大市场临泉路段进行综合执法。
晨报讯 5月10日,江淮晨报报道了瑶海区将集中开展安徽大市场周边区域城市管理攻坚战,力争让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详见本报5月10日A10版)。昨日,瑶海区多部门对安徽大市场开展了首轮集中大整治, 500余辆三轮车统一“上牌”。
500余辆三轮车统一“上牌”
5月13日,在瑶海区方庙街道的牵头下,安徽大市场物业以及瑶海交警等多部门来到临泉路侧,积极宣传市场内三轮车(含电动、燃油、人力三轮车)的上牌工作。
记者看到,在市场内三轮车的前方、侧面、后面均张贴了“号牌”。“主要是后方要能看到牌号,我们根据登记时候的号牌,能够随时联系上车主。”据介绍,本次“上牌”其实是“编号”的过程,主要目的就是让三轮车可溯源。此外,辖区物业正在积极搜集三轮车主的相关信息,后期还将对“上牌”的三轮车进行编辑二维码,继续加设在三轮车上,保证随时可以查询车主信息。据悉,目前已有 500余辆三轮车统一张贴了“身份证”。
据介绍,安徽大市场作为全市首批公布的25个交通秩序乱点治理对象之一,交警瑶海大队按照前期制定的整改方案逐一落实各项措施,推进治乱工作。截止到目前,大市场周边已安装禁止停车标牌8块,临泉路非机动车道内的停车线已清除,辖区中队联合街道、物业对沿街商户开展入户宣传。约谈三家共享单车企业进一步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秩序。
成立安徽大市场综合治理办公室
据介绍,本次集中大整治活动中,瑶海区成立了由方庙街道牵头的安徽大市场综合治理办公室,辖区公安、消防、交警、城管等多部门配合,本着“依法规范、疏堵结合、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原则, 通过大整治,为广大商户创造安全、畅通、便捷的道路交通以及良好的经营环境。
5月13日,瑶海区开展了针对安徽大市场的首轮集中大整治活动。当天上午,在临泉路上,联合执法人员梳理了现场长期停放的无主三、四轮车辆,联系拖车将其强制拖离,此外对于乱停乱放的“僵尸”共享单车,也一律进行拖离。
此外,针对安徽大市场消防安全通道长期被经营快餐的小贩堵塞的情况,当天上午联合执法人员对其进行了劝阻和警告,“这次是要求他们主动离开,下次如果来了还是这样,肯定要强制清理取缔。”
安徽大市场的街面即将焕然一新
据瑶海区方庙街道副主任孙辉介绍,5月13日上午,方庙街道组织辖区交警、城管、公安、物业工作人员共50人次,劝导商户30户,拖移机动三轮车13辆,非机动车50辆,拍摄违停15起。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发力,持续组织开展针对机动车违停和“三小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行动,以及针对街面秩序、消防安全、经营环境的提升。
根据目前的状况,安徽大市场综合治理办公室将继续推进大整治工作,力争在2个月的时间内,让安徽大市场的街面秩序井然、交通秩序优化,整个面貌达到焕然一新的状态。“也希望广大市民对安徽大市场的整治有金点子与好建议的,可以及时反馈,我们将甄选核查,倾听市民心声,一起把安徽大市场整治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孙辉说。
晨报记者 王刚/文 庄道龙/摄 通讯员 周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逸群只要一到节假日,群主刘前和微信群里的120名群友,就会拿起相机埋头扎进乡村。镜头里,那些喧闹的集市、...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