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家长应该如何科学育儿? 5月11日上午,原央视名嘴郑佳佳携新书《聊聊育儿这些事儿》做客新华书店安徽图书城店,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孩子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书中凝聚了作者从事十年早教节目主持以及策划工作的访谈内容,从落笔到成书历时四年半的时间。
一本可以与父母们零距离交谈的育儿读物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在各种各样的育儿文章中,人们往往无从分辨究竟哪些是有效的信息。“希望通过这本集专业人士讲述的育儿知识,给大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家长审视自己的行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避免一些错误。”郑佳佳开门见山地说道。
本书内容主要来自500多期的访谈节目,汇聚了来自国内资深的儿科医生、产科医生以及知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对家长在家庭养育中最常见,最棘手和最具争议性的问题进行现场“支招”,话题涉及0~8岁婴幼儿健康以及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共有41个话题,分为孕期、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心理与教育四大篇章。郑佳佳坦言,“这是一本可以与父母们零距离交谈的育儿读物。”
家长要有一双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
现场,郑佳佳还请来了三位育儿专家,就儿童教育相关话题进行分享。一个“寻找色块”的互动游戏给观众上了生动的一课。“大家找一找周围有哪些黑色的物体,请记住它的方位。”从事家庭教育指导行业的汪夏平要求观众记住色块之后闭上眼睛。
“好,现在告诉我你记住了哪些黑色块?”听完,很多观众发出了惊叹的声音,能答出问题的观众寥寥无几。“这个游戏告诉我们,一旦刻意去放大孩子身上的缺点,那么优点就会相应地被忽视,许多家长存在缺少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
“育儿,最重要的是修己。”郑佳佳认为,孩子的天分往往需要借助家长的鼓励。要让孩子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要帮助孩子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没有笨孩子,只有潜能尚未发挥出来的孩子。”要使孩子向着擅长的领域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发现和引导。
相信孩子,打破焦虑的瓶颈
“刚入园的孩子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症,刚上小学的孩子容易出现学习压力的焦虑情绪。”郑佳佳认为,有些成年人表现出的性格障碍或者心理缺陷,与幼年时缺少家庭关爱或者家长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有关。
“打破孩子的焦虑症,首先从家长自身做起。”访谈中,心理咨询师刘彩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她的观点。“许多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第一天,有‘吃不下饭’‘坐立不安’的体验,我也未能幸免。”刘彩说,妈妈焦虑,孩子就更容易焦虑。“这种焦虑很多时候避免不了,该怎么办?学会接受是第一步。”
刘彩认为,在孩子入学之前做一些铺垫工作,比如,去幼儿园体验孩子是如何在那里生活的、了解孩子遇到问题有谁可以帮助他、帮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等,可以分离家长的焦虑感,有利于进一步疏导孩子的焦虑症。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早抓。郑佳佳建议,父母尽量自己带孩子,尤其是孩子0~3岁时期。“很多孩子的问题不是孩子本身出现问题,而是家庭的问题。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孩子建立自信心、培养独立意识都是非常关键的。”
晨报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上海电(记者仇逸)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11日共同签署三省一市卫生健康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长三角...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