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40多万字,见证了江淮大地2600年的地学春秋峥嵘岁月,追溯了管子、朱熹、吴汝纶、吴芝瑛等先哲先贤,在安徽本土超越时空地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升华出科学的理性认识,记录了为地质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院士,也没有遗忘为了地质事业牺牲的烈士……翻开这本历时8年编写而成的《安徽地质科技发展史》,88岁的吴昭谦感慨万千。
立项
1990年,吴昭谦应邀参加国际第15届地质学史学术研讨会,萌生了编著一本安徽地质科技发展史的念头。2011年,吴昭谦再次前往北京参加地质学史学术研讨会,回到合肥后,正式申请《安徽地质科技发展史》编写立项工作。
此举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的首肯,安徽省地矿局、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也大力支持,项目很快获得了批复。多年的愿望终于即将变为现实,年逾八旬的吴昭谦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在安徽生长、在安徽工作,半个多世纪,始终跋涉、耕耘在江淮大地,长期担任省地质学会秘书长,吴昭谦将编纂《安徽地质科技发展史》视作一项无上光荣的工作。身为安徽文史馆馆员、科普作家,吴昭谦说,他无法抛却背负的历史使命感,向大众普及地质知识,让大家知道,地质科学不仅仅是找矿,还与水文、工程、环境息息相关,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无畏
承担任务后,吴昭谦发现,并无一本可资参照的全国性或地方性地质科技工作史,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困难多,就各个击破。由于地质工作的特殊性,许多资料很难找寻,吴昭谦专门跑到北京首都图书馆查阅、考证,拿不准的,回母校南京大学寻求帮助,毕业近60年后,再次在图书馆里手不释卷。一个地名反复考证,为了确切描绘当年优秀地质工作者的事迹,更是跑遍了省内各地市的地质团队,查找最早工作单位的档案,询问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事……
外出调查,开座谈会,会见老地质工作者、对一些史料进行抢救性发掘,四处奔波的吴昭谦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是一名年逾八旬的老人。面对困难始终无畏,吴昭谦笑言,挑战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欣慰
历经古今上下求索、野外山林采访,八年的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原计划20万字、后增至40多万字的《安徽地质科技发展史》终于付梓,吴昭谦一颗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了下来。
尽管光是提纲就修改了十多次,尽管第六章基础地质撰稿人五易其主,尽管因为观念不同与部分编写者数次争辩,但采取补漏斗(不断添枝加叶)、编织百衲衣(终稿)等方式完成这一巨著,吴昭谦很是欣慰。
编写本书,吴昭谦发掘了谢家荣院士为淮南市建市找煤的重大贡献,也挖掘出钱钧、元根宝、姚光灯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将他们首次载入安徽省地质事业的史册,他说,只有这样,他的心灵才能感到慰藉。写史当以人为本,8年间,数位当初接受采访的老地质人先后告别人世,对此,吴昭谦笔触中无不充满深切的怀念。
吴昭谦尤其感激的是,《安徽地质科技发展史》一书总顾问常印佛院士,从策划设计到审稿、字句瑕疵的指正,都细致入微,并做序给予很高的评价。对参加本书编写的20多位作者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吴昭谦铭记在心,他同样忘不了走访地矿、冶金、煤炭、石油、化工、建材、水电等系统几十个单位,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至于有些老地质人“提意见”说没看过瘾,吴昭谦笑了:“那就有待今后继续探索展示咯。”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图
新闻推荐
把准企业最真实的感受和心声 今年4月,安徽省继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
本报讯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年4月继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即组织千名干部、深入千家企业,送思想...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