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源展示虎头鞋工艺丁家虎头鞋丁源夫妇在制作虎头鞋虎头鞋产业化探索从前的岁月很慢,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做好这件事很难;现在的时间很快,一生能做很多事,坚持做好一件事更难。
一个丁氏家族,五代都在坚持做一件事,传承虎头鞋。正是拿起是对一生的承诺,让时光在一针一线间穿梭;放下则是对初心的不忘,让传承在纳绣刺缝中坚守。
虎虎生威,寓意平安
一针有一针来源,一线有一线的去处。在以前,没有空调和电暖器,到了寒冷的冬天,很多老人习惯给幼儿穿一双鞋面以红、黄为主的虎头鞋。虎是一种吉祥物,百兽之王,虎头鞋因鞋头如老虎模样而得名,用形象逼真的虎头图案驱鬼辟邪保平安。老人们希望穿虎头鞋的孩子长得虎头虎脑,健健康康。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蕴藏着淳朴、浓厚的汉文化气息。
淮上区吴小街镇九台村的丁家虎头鞋,是丁氏祖辈从清朝顺治年间传下来的纯手工制作的童鞋,传承至今,历经数百年沧桑,久做不衰。其做工精致,形象生动。整个鞋面绚丽多彩、惟妙惟肖,十分惹人喜爱。只见那鞋黑线眼睛炯炯有神,黄线胡须颤颤抖动,一个“王”字精神十足,虎虎生威,红色或黑色的鞋帮,布料的夹层间填充棉花,厚实暖和,这是冬款。春秋款式的虎头鞋则无须棉花。丁家制作的三大法宝是七种彩布线为材料,整个鞋面色彩鲜艳,形象活灵活现,寓意吉祥喜庆、福禄长久;每只鞋不少于八百二十余针,捻拧打线、纳底、缝制、针绣,疏密相结合,纯手工精制而成;鞋底、鞋帮合装时,祖传独有的合鞋针技,使虎头鞋的鞋头不易塌陷,能栩栩如生地勾勒出虎头鞋的虎口、鼻、眼、眉毛等处,凸显了虎的威猛。
针线传承,创新坚守
丁家虎头鞋,创始于清朝顺治年间,第一代传人是曾祖父母丁德明、丁姚氏,他们利用冬闲时做鞋,初春时,手提肩挑小儿鞋走乡串户,置换钱粮。他们制作的“虎头鞋”成为当地人眼中的“祥瑞”之物,渐渐地成为了一个招牌,称为“丁家虎头鞋”。第二代传人祖父母丁金荣、丁卢氏,他们将丁家虎头鞋的制作工艺进一步完善,产量也大幅度提高,销售范围扩展到淮河流域的几个县。第三代传人父母亲丁鸿谟、郑永英,绝大部分赠送给族内和亲邻小儿穿用。夫妻两人制鞋80余年,除补贴家庭生活外,也赢得了家乡亲友们的尊敬和爱戴。
丁源作为这一代最小的儿子,在母亲的熏陶下开始学习虎头鞋的制作,后来也顺理成章地接受母亲的提议,积极把虎头鞋的制作方式传承下来,成为丁家虎头鞋第四代传承人。他记得自己小时候,就跟着父母学习制鞋技艺,穿针打线、糊帮纳底。父亲在世时,也经常带着他拜访各地虎头鞋制作艺人,提高技艺水平。一双地道的“虎头鞋”,必须全部用手工缝制,要经过纳鞋底、拼布、挑花、绣花、补花、粘胡须、滚边、镶边等十多道工序,制作一双鞋要纳千针左右。苦练近十年,丁源终于掌握了插花、缝绣、合鞋等整个流程中所有技艺。1984年,丁源娶妻罗纪华。进门时,婆婆特意给新儿媳上了一课,做丁家的媳妇,贤惠孝顺不用多说,最重要的是,要能担起虎头鞋传承这个重担。罗纪华嫁入丁家后,虚心向公婆学习,技艺精湛,在传统的技艺基础上,革新改进,所做虎头鞋更加亮丽多姿、生动流畅。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虎头鞋的实用功能渐渐弱化。销量越来越少,价格也无法和付出成正比,丁源不知何去何从。一次偶然的机会,丁源从儿子丁宁那知道远销省内外的丁家虎头鞋,被批发商贴标转手卖到国外,价格翻了几番。这个信息让他如梦方醒:虎头鞋承载着民族传统工艺和独特文化寓意。与其为别人做嫁衣裳,不如创自己的牌子。2010年春,丁源、罗纪华夫妇,注册成立了蚌埠市虎源鞋业制造厂,并于2014年获得蚌埠市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在2014年6月,参加非遗民间工艺品皖北四市联展,获得一致好评;同年12月获得了安徽省“安徽老字号”认定委员会认定,2017年5月,参加了中国中部博览会及徽商大会展示。近年来,多次参加市、区非遗保护日公益展示活动,在安徽省民俗博物馆和蚌埠市民俗博物馆皆有展出,也多次接受省市电视台、多家报社采访报道。
耳濡目染,1987年出生的儿子丁宁大学毕业后,作为第五代传承人接过了制作丁家虎头鞋的接力棒,肩负起传承创新制鞋技艺的使命。丁家虎头鞋也进入了网络时代,开起了网店。虎头鞋销售地域广泛,销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并走出国门,远销至欧亚美各国,备受市场青睐,被海内外客户广为收藏。
如今,丁家虎头鞋不仅靠血脉传承,还注重传承发展,积极培养制鞋新人,许多学校的学生集体到工厂参观,丁源夫妻积极进行指导。他们决心让安徽皖北地区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世代流传、绽放光彩。
新闻推荐
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新闻提示·近日,生态环境部、中国...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