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春怡)从十七年前第一次义务献血开始,她已累计献出9000多毫升“熊猫血”。按一个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至5000毫升血液计算,相当于将全身血液更换了2次。日前,经安徽省专家委员和公众代表推荐评议,来自淮上区小蚌埠镇荷花园社区的普通居民吴延秀被评为2月份“安徽好人”。
对于吴延秀来说,知道自己是“熊猫血”纯属巧合。2002年,一辆献血车开进了村里,吴延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登上了献血车,没想到几天后接到了市中心血站的电话。当时,吴延秀并不了解“熊猫血”的含义,只是从医护人员那里得知自己的血型非常稀有。一年后,她再次接到市中心血站的电话,请她帮助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名急需用血的病人,吴延秀这才知道自己的举手之劳,可能挽救一条性命。
从那以后,吴延秀每年至少献血一次,手机24小时不关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需要求救电话。她说:“只要电话来了,不管在哪里,我都会第一时间赶去献血。”2006年的一天夜晚,已经睡下的吴延秀突然接到电话,一名新生儿出现严重溶血,呼吸困难,情况危急。吴延秀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撸起袖子捐献400毫升“熊猫血”,将孩子从死亡边缘解救回来。这些年来,类似紧急事件吴延秀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只要接到电话,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去献血,“我早一分钟到,患者就多一分希望。”
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51岁的吴延秀平日里非常重视养生,积极锻炼身体。她认为,只有自己保持健康,关键时刻才能帮助他人。从2002年第一次献血至今,吴延秀献血总量已经超过9000毫升,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每当有人问她,是什么力量促使她坚持无偿献血时,吴延秀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别人需要。”她说,只要想到自己的血液流入他人体内,为他人注入生机,自己就能体会到奉献的快乐。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如萌吴晓珍付艳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汪漪文/摄)3月28日,家住合肥市瑶海区的陈洋(化名)在安医大四附院顺产9斤8两8钱巨...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