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烧饼黄又黄哎,黄桥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哎,军队要靠老百姓帮。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这是97岁的老岳母年前回到江苏海安过生日,即席唱的黄桥烧饼歌。
岳母平生不愿麻烦子女,至今独居。去年开始,老人家开始间断提出要求:先是说去看看三峡大坝,再要去上延安宝塔山,到了年跟前,又坚持要回老家过生日,说这是她当兵离开老家第一次回老家过生日。尽管天下人都知道,如此高龄,这样的长途奔波风险很高,但作为子女谁忍心拒绝呢!
1月底的海安城,人们多念着过年的事,街面已比较冷清。女儿们和媳妇推了老娘,挨街寻找她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是这儿了——当年门前老街,只剩中间一溜石板幽幽闪烁青光,周边则是高楼林立,满眼商铺,难觅一点老屋的踪迹,但儿时的苦难生活记忆却永远不会被覆盖。
岳母从小因家中贫困,过继给了崔姓人家,继父家随着添丁进口,吃不饱饭,又把小小年纪的她送人做了童养媳。是这挨打受骂的童养媳生涯,使她产生了叛逆思想。在她豆蔻年华的时候,海安来了新四军。经过她的软磨硬泡,邻里乡亲作证,部队相信这个矮小瘦弱刚够一枪高的女孩有了17岁,收她时给这没有大号的女孩起了个响亮的名字——苏区。从此,这女孩开始了新生。
海安是新四军立足苏北苏中抗战的关键所在地,也是粟裕领导苏中七战七捷的一处地方,今天城里还建有七战七捷纪念馆。
海安在民国年间,出过一个俊杰,名叫韩国钧,字紫石。他文人中举,知县起家,至掌管安徽、江苏两省省政,推行实业报国,卓有效绩。最让后世景仰的是日军侵占中国时,他拒不与汪伪政权合作,却支持新四军在苏北苏中建立根据地抗日。他的故居,今天是海安博物馆,也是当年他和苏北苏中8县知名人士与陈毅、粟裕等新四军将领商谈合作抗日的旧址。穿堂四进的精致院落,古树名木甚多,有他手植的180年的广玉兰,还有他最珍爱的百年珍珠黄杨。会谈旧址就在大广玉兰树的一侧厢房。到此参观,岳母和我们才知道,会谈结果是新四军顺利在海安一线站稳脚,并为下面取得黄桥决战的胜利打下了基础。旧址会议室里,悬挂着陈毅、粟裕等人的旧照片。岳母神情肃穆,久久端详这些老首长,思绪飞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岳母参军第二年便赶上了黄桥决战。那时,黄桥镇外昼夜厮杀,镇里炉火通红,百姓日夜不停地打烧饼往前线送。粟裕在黄桥决战30多年后故地重访,手接群众递上的烧饼激动难抑,说看到这烧饼,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军民鱼水深情。
黄桥决战后,黄桥烧饼歌诞生了,很快在根据地蹿红,成为有名的抗战歌曲。这两年,我两次听过岳母高兴时哼唱黄桥烧饼歌。上一次,是她去年在我们家的传统家宴——建军节家宴上哼唱的,外甥录了视频,传到网上,一时颇为轰动。
在海安3天中,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肯定是要去的。对岳母来说,她的战争经历、个人情感史,均数苏中七战七捷时期最为丰富、复杂。此时,她已嫁给岳父,且身怀六甲,在强急行军中生产后,她将孩子藏匿于芦苇丛中。战斗结束,找回孩子,也只能寄养老乡家中。再领回孩子的时候,为了感谢老乡代养之恩,她认老乡之女做干女儿,至今往来。七战七捷后,岳母和岳父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离开苏中,打到了浙江。全国解放后,他们到南京工作,离休到了安徽。
悠悠八十载,故乡海安终难忘怀。解放后,岳母回到海安,找到继父,把他接到身边颐养天年。和仍然生活在农村的弟弟、弟媳及其子女来往不断,现在每天都在微信上交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生日宴会上,听着他们姐弟不停地讲着有翘舌音的海安话,那故乡的温情仿佛一下就酥润了我们的心。宴会尾声,经小辈们撮掇,老人又高兴地哼唱起黄桥烧饼歌。
那歌声有些沙哑却依旧激越,把我们拉回过去,也带向未来……
□侯宏卫
新闻推荐
2017年6月,一位80岁的老太太在上海浦东机场登机时,对着飞机的发动机扔了一把硬币,其他旅客发现后连忙报警,警察来了之后老太...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