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山和马鞍山,相距近5000公里。在过去的500多个日夜中,这就是黄志荣和家的距离。
2017年8月,来自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黄志荣请愿参加安徽省援疆医疗队,奔赴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人民医院工作。在大家的期盼声中,他于次年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名留任的援疆医生,至今仍坚守皮山为基层各族群众问诊看病。
二次进疆 他更加坦然
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病区里,记者见到刚刚从皮山回来过年的黄志荣。对于他来说,离开一年半,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不同的是,他的心里又多了一份牵挂。
2017年8月,黄志荣奔赴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人民医院执行支医任务。当皮山呈现在眼前,所见所遇都令他有些震惊:“皮山太大,有11个马鞍山那么大,但发展落后,气候恶劣。特别是当地的医疗水平不是太高,群众的健康知识、就医习惯都不是很理想。”
作为安徽援疆医疗队队长、皮山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的黄志荣决定从抓制度开始入手。他组织开展每周的科主任、护士长例会,分析、总结医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关整改措施;组织医务科每月对各科室的医疗质量检查,落实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定期参加各临床科室的早交班,动态了解科室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通过认真落实安徽援疆医疗队专家“师带徒”工作,全面提升皮山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抓落实的过程是具体的,时间是飞快的。转眼就到了援疆期满的日子,三个月前,安徽省援疆指挥部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能继续留任一年,在征得家人和单位同意后,他服从组织安排,将归期再延一年。“如果是第一次来皮山的时候心里是忐忑,那第二次就是坦然了,因为我知道这一年我要做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他说。
守护病童 他不遗余力
今年9岁的热孜亚是皮山县一名一年级学生,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她,无论走路还是慢跑,都非常容易摔倒。热孜亚是幸运的,伴随着“皖疆手足情”儿童正畸行动的正式启动,她成为第一位接受免费救治的人。
2018年3月,黄志荣和同事们在一次巡诊的过程中发现村里有不少孩子手足畸形,他们在征得上级同意后,在接下来的2个月中,利用休息时间对皮山县16个乡镇约4万多0-16岁的儿童进行逐一筛查,共筛查登记手足残疾儿童342人。
“儿童先天性手足残疾是残疾家庭致贫的重要因素、脱贫的极大障碍。我们立即就向安徽省援疆指挥部汇报,在他们的努力下,‘皖疆手足情’儿童正畸行动就正式诞生了。安徽省决定投入500万元,专门用于这342名儿童的治疗。当时我们真的高兴,替这些孩子们高兴。”黄志荣说。
2018年5月25日,首批安徽专家医疗团抵达皮山县,他们为第一批患儿开展集中手术治疗。经过2个小时的紧张手术,热孜亚顺利完成了髋关节畸形矫治。截至目前,黄志荣共协助安徽省专家团队完成正畸手术119例。
任重道远 他只争朝夕
“援疆不仅要补强医疗力量,更要培养当地医疗卫生队伍。针对此,黄志荣指导皮山县人民医院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实现当地医院与安徽省立医院的远程医疗会诊,截至2018年底,已开展免费远程会诊466例,为各族群众直接节约会诊费用30多万元。去年下半年,医院门诊人数、住院人数、手术量等各项医疗指标均翻了一番,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边疆的风沙里,黄志荣付出的不仅是专业技术,还有他对当地群众的拳拳真情。
虽然身处千里之外,黄志荣在皮山县也有着自己的“亲戚”。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他在皮山县喀热苏村结了4户亲戚,逢年过节上门看望,还时常送去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上门入户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援疆工作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也是我个人价值的一点体现。”他说。除此之外,他还组织医疗队多次到皮山驻地部队和农村卫生院开展义诊、巡诊,为驻地官兵、当地居民检查身体,免费送去许多常用药品,增进军民感情,增进民族交融、交心,得到边疆驻地官兵和维族同胞的高度称赞。
“两次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在剩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自己能尽己所能,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提升皮山医疗卫生水平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他说。
记者 王燕 通讯员 高秋成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2月3日报道,“我去安徽乡下,采访小岗村的农民和他们签下的包产到户“生死状”;去温州与拿到第一份营业执照的女士交...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