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婷
“增收”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持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实施意见》,激发重点群体活力,促进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进一步推动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提出新目标,紧抓居民“四项收入构成”
推动城乡居民增收,安徽一直在行动。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2017年,安徽省结合实际,制定了配套的实施方案,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今年,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安排,我们又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起草了这份《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好促进城镇居民增收工作。 ”12月10日,省人社厅协调督查处处长盛孝文告诉记者。
与2017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 《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相比,《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到2020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力争超过200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0%、75%左右。
具体来看,《实施意见》针对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四项收入构成提出了6个方面共计20条政策措施,包括大力促进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鼓励创业创新增加经营净收入、组织开源清障增加财产净收入、落实托底保障增加转移净收入、完善调整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监测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等。
“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中的‘大头’。只有大力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创新,创造出更多高质量岗位,才能更好地带动居民增收。 ”盛孝文说,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做好社保托底工作,才能持续缩小城镇居民群体间收入差距、有效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形成共建共享新格局。
确定新标准, “真金白银”增收减负
《实施意见》确定了增收减负新标准,对补助标准和减负额度进行了量化。
就业补助标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600元,其中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800元提高至1000元;为各类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补贴标准由每人800元提高至每人1000元。 “求职创业补贴很有用,可以用作参加面试的交通费,这笔补贴让我心头暖暖的。 ”安徽新华学院土木系应届毕业生赵同学说。
“真金白银”地支持创业。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及经学校同意的高校学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首次创办小微企业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不少于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扶持补贴;对认定为省成长型小微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按规定为依法诚信小微企业提供不超过200万元、最长不超过2年的信用贷款。
大力为企业减负。安徽省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将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税前扣除限额从2.5%提高到8%;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按企业支付给职业院校培训费用的60%给予企业补助。
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 《实施意见》提出,“将享受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优惠的企业新购进研发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上限从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实施新举措,围绕“建长效机制”下工夫
为了保持城乡居民增收的“持续性”,安徽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足了功夫。《实施意见》中提出了不少持续促进增收的新举措、新政策。
就业质量事关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为此,安徽省建立了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把高质量就业纳入政府高质量发展指标、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建立重大政策、重大投资对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推动就业岗位与人力资源有效衔接。
养老保险待遇事关居民的幸福感。《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常态化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涨工资”是劳动者关心的热点话题。安徽省将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落实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加快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指导企业形成向一线职工倾斜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推动收入分配更加科学合理,是“促增收”的题中应有之义。 《实施意见》提出,健全岗位统筹管理机制,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政策,企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技术工人工资分配制度。允许高校院所按规定自主分配、决定绩效工资,科研人员享受成果转化收益的比例不低于70%。健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差别化激励办法,建立阳光化福利保障制度。
“《实施意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同时‘加减’并举、双向用力,将合理有序地推动安徽省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努力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盛孝文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福享)日前,在广东湛江召开的全国瓜菜新品种推介会上,安徽省江淮园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200余个新品种,扮靓...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