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安徽110”持续推动接处警提速提效,守护人民群众安全
1993年3月1日19时25分,芜湖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的电话突然响起,接警员吴景熙紧张又兴奋地抓起听筒——这不是普通的报警电话,而是安徽省公安机关开通110报警服务台后的第一个报警电话。“那是一起盗窃案,几名群众抓住了一个偷自行车的小偷。”当时的情形,让吴景熙至今记忆犹新。25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全省110报警服务台日均接警量超过4万起,持续推动接处警提速提效,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报警方式不断升级
时至今日,在群众心中,110”早已不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成为公安机关的代名词。110报警服务台成立前,群众只能跑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等公安机关赶到现场时,往往错过了最佳破案时机。”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民警韦炜告诉记者,打击违法犯罪,往往是与时间赛跑,光靠“脚力”的报警方式显然跟不上时代发展。
1985年5月1日,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安装110警用电话;第二年,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110报警服务台。随着“漳州经验”的逐步推广,安徽省各地陆续开通“110”报警服务台,24小时全天候受理群众报警和紧急求助,公安机关接处警快速反应能力和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大大提升。
随着“110”社会认知度和群众期望值的不断提升,为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内部沟通环节,提高接处警工作效率,提升联动快速反应能力,2006年,安徽省全面实现110、119、122“三台合一”,提前两年完成了公安部规定的任务。安徽省居民在报警时只需拨打110、119、122其中一个号码就可以顺利报警。今年年初,为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在传统110电话报警、12110短信报警之后,运用新媒体技术受理群众报警求助的新渠道——“安徽110”微信报警服务平台率先在全国正式上线。
爱民为民闪亮品牌
如今,安徽公安110围绕“快速反应、有效处置”要求,抓住“情指一体化”机制建设、110接处警勤务机制创新这些关键,实现情报与实战、指挥与行动“零距离”,街面勤务从“全面撒网”“坐等警情”到“情报导巡”“动中备勤”转型升级,持续推动接处警提速提效、更快更灵,使得110成为违法犯罪的“克星”、人民群众的安全屏障、公安机关爱民为民的闪亮品牌。
“110报警服务台已成为群众报警的主渠道。群众通过拨打110报警的,占公安机关全部警情的90%以上。”韦炜告诉记者,110报警服务台从最初只有电话、操作台、几支笔的简陋设备,到如今已建成拥有处理数万警情、网络传输、12110短信报警台、“安徽110”微信报警服务平台等高科技手段的综合性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分析等前沿技术,积极推进情报主导下信息技术的高端应用,“智慧110”已见雏形。
据统计,目前全省110报警服务台日均接警量4.6万余起,全年接警电话1688万余个,高峰时段每秒呼入超过20个。
李斐程果仪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陈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下发表彰决定,对在行政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行诉解释与新时代行政审判新作...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