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4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辉煌40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296.5亿斤,增加到2017年的803.9亿斤,连年增产增收。农民收入也增长111.6倍,喜获双丰收。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卫东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全面增产,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米袋子”“ 更沉了,“吃不饱”“吃由 到不了”,粮食产量增长1.7倍;菜篮子”“ 更足了,由“青菜豆腐”“鸡鸭鱼肉”。2017年,到 全省肉蛋奶总产量587万吨、水产品240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近10倍和44.3倍;蔬菜总产量2892.1万吨,人均占有量为462.4公斤,是1978年的7.4倍;果盘“子”更满了,由“三枣俩仁”到“瓜果梨桃”。2017年,全省水果产量473.2万吨, 1978年的52倍。是在抓生产的同时,安徽省着力推进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无到有、快速发展。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500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万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旅客人数达到1.8亿人次,营业收入693.4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13.3元,提高到2017年的12758元,增长111.6倍。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新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3%,比1978年高62.3个百分点。大力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近5年来,共加固小水库2000座,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5万亩。大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全省建成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农业科技创新平台100多个。2017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2%, 1978年提高35个百分点。比
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全省肥料利用率、农药利用率分别达37.6%和39.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3%,农业发展方式正在变“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从无到有,总数达5376个。全省农业类有效注册商标达12万件,其中驰名商标106件。
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目前,全省有4000多个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三变”改革的村数达到1945个。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万个,家庭农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安徽省还率先探索林长制,“建、管、防”并举,建立了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河长制”促进了“河长治”。林以长制、河(湖)长制改革成为安徽改革的特色品牌。随着供销合作社改革、农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改革的红利加速释放,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
(记者张青川)
新闻推荐
中央气象台预告安徽等地8日至9日有小到中雨转中到大雪、局地暴雪,专家说不是“实锤”进入12月份后,活跃的冷空气扫清了安徽...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