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11月26日消息,这是一份辛苦的职业,与影视剧中“戴蛤蟆镜拎勘查箱”形象不同,要在尸体前一站三四个小时,忍受着视觉嗅觉多重冲击,却因与死者打交道,时常不被理解。
安徽省公安厅副主任法医师秦明是一名法医,也是一名作家,既热爱抽丝剥茧发现破案线索替亡者说话的成就感,也享受用文字“为职业正名”的快乐。
秦明近照。受访者供图
持手术刀,圆警察梦
在秦明最初的梦想里,他应该像父亲一样,身穿警服、腰间别枪,做一名惩恶扬善的刑警。然而,身为护士的母亲却不舍得,认为从医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1998年,一家人的梦有了结合点——秦明报考大学,懂儿子的父亲向他推荐了法医这个专业,“以后出来是当警察的”。那时,法医影视剧尚未流行,许多人对法医这份职业了解很少,秦明母亲也是一样,听名字以为类似医生工作,便爽快同意了。
“父亲使了这招,把我妈“忽悠”了。一想到能当警察,心里特别高兴。”秦明笑着回忆说。
然而,圆梦的第一步却是穿上白大褂,去手术室,整天与医学专业的学生上系统解剖学等专业课,“学完一脸蒙:我不是当警察的吗?”
秦明坐不住了,利用寒暑假他去家乡的公安法医部门实习,指望着能赶紧“练手”,结果只做了一些伤情鉴定。
就在大一暑假的实习行将结束的一天,他接到实习老师的电话——“发生街头斗殴案件,一人被捅死,嫌疑人已被控制,速来殡仪馆。”他一听又泄了气:“人都抓住了,还要咱法医干什么?”
然而这却是法医秦明第一次站上尸检的手术台。台前铭牌上写的名字有些熟悉,当秦明站到手术台前,脑袋一下蒙了:眼前这位死者竟是与自己同岁的同学。带教老师注意到秦明面色苍白,就说:“不行你就回去吧!”秦明却选择留下,“我觉得这个坎要迈过去,否则以后就干不了这行。”
这成为日后秦明常常向别人提起的故事:一方面这种残酷的巧合让他记忆犹新,另一方面他自以为没什么存在感的法医竟然在那次案件中起到了大作用。
原来,虽然参与斗殴的嫌疑人全部落网,但所有人都否认是自己用刀刺击造成了死者的那一处致命伤。带秦明实习的老师通过缜密观察,发现致命伤处有一个皮瓣,而通过这个皮瓣推断出凶器是卷刃的,从而弄清了犯罪的主次关系。“如果主次关系弄不清,这些人将面临一样的法律处罚,不公平。”
谈起近十年前的这起案件,秦明记忆犹新。他说,这起案件给他带来的震撼很大,原来法医职业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重要。
“每具尸体都有他专属密码,一旦破解便直指真相。”
秦明近照。受访者供图
尊重真相,生命无贵贱
24岁时,秦明毕业后入职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医。工作中恐惧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对死者的悲悯和对犯罪分子的仇恨。
2011年夏,秦明曾接触过这样一起案件:一个姑娘下班时,被歹徒劫持到绿化带里侵犯并杀害。警方调查走访了解到,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孩,母亲去世早,父亲残疾,她依靠助学贷款读完大学,毕业后眼瞅着即将把助学贷款还完,开启新人生篇章,却不料生命戛然而止。
秦明又气又急,但半天找不着线索。多亏了现场的老法医,他非常冷静,通过尸体上一个细微的损伤,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微量DNA(脱氧核糖核酸)。而正是这微量的DNA,顺利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这让秦明懂得,“悲痛和气愤的情绪无法破案。是老法医的冷静与淡然,让他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捕获了破案的唯一线索。”
在秦明看来,从业法医有一种心路历程,刚开始可能心里有些怕怕的,渐渐到仇恨犯罪分子,再到思索生命“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最后达到一种淡定——无论遇见什么样的死者,什么样的案件,都不会有情绪上的异样波动。“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有一起案件,秦明时常对人说起。死者是一名精神病患者,经常狂躁地四处打人,给家人和村民都带来了极大困扰。整个死亡现场看起来是一起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然而法医通过尸体检验发现了异样,认为这是一起命案,而非交通事故。
案件最终得以破获,原来是因为精神病患者袭击了一个村民,村民“气不过”,对他进行反击致死。当这名村民被公安局收押时,整个村的老百姓都到公安局来为他求情。还有很多人指责法医:“你们在多管闲事,多此一举!”对他们而言,精神病患者的死亡算是大家丢弃了一个累赘。
“我们依旧坚持秉公办案,我觉得这才算是一个成熟的法医。”秦明说,生命在法医面前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法医唯一遵循的就是真相。即使死者是十恶不赦的人,法医一样要搞清楚他是怎么死的,替亡者说话。
人们常问,生命的意义何在?年少时的秦明会对这样的人性之问嗤之以鼻。可当入行久了,如今的他看多了生死,更深知生命的可贵。
“我常用一句话来形容法医:一双鬼手,只为沉冤得雪;满怀佛心,唯愿天下太平。”
秦明近照。受访者供图
每次工作都是生命课
法医秦明并非无案不破的福尔摩斯,在成长过程中,也有过失误。于他来说,经历过的每次棘手工作,都是一次生命课。
一起案件中,一位老人在与他人发生纠纷后,夜晚被发现在自家门口死亡,案发现场地面还有一根带血的棍子。现场给所有人的感觉是,有人手持棍子,袭击老人头部致死。
当秦明赶到现场后,也受现场环境影响,先入为主地得出同样的结论,于是仅仅做了常规尸检。“师父以往要求在尸检时,能解剖的部位都要打开看看,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可由于后背解剖不是法医的常规解剖术式,是需要加检的,我没有去遵循,而是因一系列巧合有了先入为主的判断,这是万万要不得的。”秦明事后回忆说。
没想到,这案子查了一个月,却怎么都破不了。于是刑警队又请了秦明和他的师父去。师父了解情况后,问起秦明:“你把后背解剖了吗?”秦明答说没有。最终两人把死者后背打开一看,才发现这个损伤是高处坠伤,根本不是外界暴力打击所致。原来是老人想通过二楼窗户翻进家里取钥匙时,不慎跌落,摔伤了颅脑,棍子恰巧是在老人摔伤处,被溅上了血迹。
“任何一个成功的案件侦查,对我的教育都不如这个失误的案件教育的效果好。”这次失误让秦明深刻感受到法医职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我们的每一个线索、每一个判断都是在向生命宣誓”。
秦明近照。受访者供图
所有艰辛抵不过“热爱”二字
许多人对法医的印象,停留在影视剧中描述的场景:戴个蛤蟆镜,拎着勘查箱,出入命案现场或者是一尘不染的解剖室,检验完尸体再约杯咖啡。
现实中,法医工作的环境十分恶劣。
秦明曾碰到过一具尸体,捞上来时表面布满着密密麻麻的蛆。由于需要在现场解剖,秦明和同事只能跑到附近买了碗和筷子,一个个把蛆赶到碗里。没想到刚赶完表面一层,从鼻子、嘴里又冒出来许多。“一碗一碗的,长得跟米饭一样,从那时起半个月,我没吃过米饭。”
这些旁人听起来都难以忍受的画面,恰恰是秦明等法医们工作的日常。他们的真实工作环境,多是密不透风的停尸间,或者是酷暑严寒之下露天的命案现场。从嗅觉上的刺激,到视觉上的刺激,再到触觉上的刺激,常人可能连15秒都待不下去,而尸检工作常常是3个小时起步。秦明一年曾最多出差270天,他习惯在口袋中随身带些香菜用来搓手,消除一些难以洗去的特殊气味。
尽管如此种种,都抵不过秦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去的每一个现场,得到的每一个线索,推理出的每一个结果,还原的每一个真相都让人难忘。”正如他所言“天下之事,唯有热爱不破”。
秦明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然而,这样一份神圣的工作,却经常会遭遇一些误解。有一次,秦明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同桌人想和他握手打招呼,当听说是个法医,伸出的手又收了回去。
还有一次秦明和同事去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其实是对伤者进行伤情检验,但伤者家属一听法医来了,便要攻击他们。因为她认为,法医来是不吉利的。
这样的误解有时还会来自个别同行。有人觉得法医无用,觉得是个不重要的警种。如此种种,让秦明开始思考能做些什么,让社会上更多人了解、理解并支持这个行业。
秦明开始写博客、写书,为热爱之事正名。受当时一些网络大V影响,秦明开始在博客上写些自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刚开始阅读量只有1000多。随着故事越写越多,秦明的粉丝与阅读量也逐日增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被天涯版主邀请去天涯发稿。结果第二天起,这些文章就成为了天涯爆款,每天阅读量有十几万,每篇都有上百条点赞。
很快,出版商们纷纷找到秦明邀约出书,“法医秦明”系列小说开始在网络上走红,并被改编成大热网剧,法医秦明“火了”。
《法医秦明》海报。 受访者供图
如今的秦明仍每天蹬脚踏车上班,在忙碌一天本职工作后,利用夜晚时间写写故事,或帮网友解答专业问题。穿上警服,他是法医秦明,脱下白大褂,他又是深受网友喜欢的段子手“秦叔”。
在秦明走红后,很多人劝他辞职,甚至承诺为他投资开工作室,可秦明从未动过心,“法医秦明,除了法医,就一文不值。”
(原题为《第一个解剖的死者居然是同学,“网红”法医秦明背后的故事》)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陈义山报道11月23日上午,和县人民政府与上海普拉斯克塑料有限公司在和县江北乌江新区举行安徽普拉斯克项目签...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