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宣州区召开招商引资会议,很多人发现一个新现象:会场中竟然有一整排的座位都为“招商顾问”预留。这些顾问来自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多个行业,每位顾问都是目前宣州区各个行业很有名气的企业老板。
“这一情景折射出宣州区招商引资方式正在从资源招商、政策招商,到优化环境、提升服务、以商招商的多元精准模式转变。”该区招商局局长宋久韡向记者介绍。近两年,尤其是全市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推进大会后,宣州区深入贯彻大会精神,紧抓重大机遇,全面对接沪苏浙重点园区和企业,在全区掀起新一轮全方位、宽领域招商大会战,招商方式更灵活,招商机制再创新,招商成果愈显现。今年截至7月份,该区在谈重点项目115个,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87个,占比75.6%;签约项目111个,协议资金222.3亿元,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77个,占比69.4%。
聘请招商顾问引发“葡萄串”效应
“尹氏塑业总经理、宣州区招商局顾问——孙忠伟。”来自浙江嘉兴的企业老板孙忠伟拿出自己的名片,自豪地说,“招商顾问”是宣州区给自己授予的“职务”。
像孙忠伟这样的招商顾问,宣州区今年一次聘用了6位。为了推进大招商,宣州区积极创新机制,以商招商的招商顾问便是其中一招。“在招商中,发挥企业家人脉资源丰富、信息面广的优势,以自己亲身感受现身说法,在朋友亲戚中呼朋引伴,引来上下游兄弟企业落户宣州。”宋久韡说。
每一位招商顾问,都来自一次成功的招商。去年下半年,为了扩大企业生产,孙忠伟开始到全国各地考察,为企业寻找新的场地。“当时听不少嘉兴的企业老板说,宣州这个地方各项条件优秀,是创业的好地方。”去年10月份,从来没有到过宣城的孙忠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通了宣州区招商局的电话,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区招商局就专门为他成立了服务小组,提供全程一条龙服务。
“在别的地方考察,招商局的人对我的服务承诺都很含糊,但宣州区的承诺却是斩钉截铁,明确每个事项完成的时限,许诺我们所有程序快办、办快。”他举例说,自己在别的地方开办企业,一项营业执照办理不仅要跑断腿,最快时间也要3个月,而在宣州区,时间短到令人惊讶的一个月。企业落地本来是事情多、最忙碌烦心的时候。“而在宣州区,我这段时间所做的事,就是坐在办公室里签签字。”孙忠伟感叹。
正是这样的服务、这样的环境,让孙忠伟主动做起了招商“媒人”。此后,只要一听到浙江那边企业有对外投资意向,他就会主动站出来,积极为企业和宣州区牵线搭桥。虽然去年10月份才来宣州,但目前孙忠伟已经正式引进了3家企业来宣落户。
宋久韡坦言,将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生力军,能突出企业信息对称、方式灵活、行动迅速、合作直接、见效明显等长处。以商招商的新机制,开辟了宣州区招商引资的新渠道,甚至形成了“引进一家,带来一串”的“葡萄串”招商新气象。
现在,政府组织招商队伍去长三角等城市招商时,招商顾问和企业家们也主动要求参加,一同前往当“红娘”;而长三角地区企业要向外发展时,招商顾问们便向他们积极推介宣州区,大力宣传宣州的产业基础和交通、资源等营商环境优势,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目前,每名招商顾问都有一两个正在招引或在谈的项目。
调整招商小分队准确对接再发力
招商小分队,是宣州区派驻招商一线的“特种部队”。近两年,小分队数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干。
全面对接长三角的大幕开启以后,宣州区迅速调焦对焦,调整驻点招商区域,动态将部分招商小分队移至沪苏浙高铁沿线,直接与沪苏浙园区和企业精准对接。
为了迎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大潮,宣州区对招商机制再创新。“队员变队长,队长变队员,一切凭实绩说话。”今年以来,宣州区在20支招商小分队中,实行全新的管理方式。“区里每个月对招商小分队的招商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考核,招商情况完成特别好的队员,提拔为队长,招商完成情况落后的队长,则直接降为队员。”宋久韡告诉记者。正是这样类似战场的倒逼机制,充分激发了招商队伍的创造性和战斗力。(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公示》,全国150个村落榜上有名,寺前镇不仅成为安徽省入围“中国美...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