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行霸市、暴力胁迫、强制交易,本该带来便利的小区服务却让小区业主深恶痛绝;打砸运输车、强收“买路钱”,表面看似普通的物管公司“序化管理队”让装修商家苦不堪言。
如今,这些被称“蚂蟥”、“幽灵”的涉黑涉恶小区服务队一个个都栽了——杭州警方连续摧毁12个涉嫌强迫交易的小区服务领域黑恶势力犯罪团伙。
11月2日,杭州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杭州市严打“小区服务领域”涉黑恶犯罪工作成效。
上城警方
卖菜的招揽小弟成立“物业公司”
强行垄断滨江区建筑垃圾清运市场
本文图均为 浙江刑侦微信公众号 图
“兄弟你放心!老婆孩子我会替你照顾,进去了工资照发不误,等你出来还跟着哥干!”沈某军对准备投案的手下说,只要讲义气,日后绝对不亏待他们。
滨江有一家物业管理公司,让许多工程单位深恶痛绝。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就是沈某军,所谓的物业管理公司,实际主要业务是建筑垃圾清运。
沈某军等人组建“序化管理队”充当“地下执法队”,统一制服,24小时轮班巡逻。
沈某军等人组建“序化管理队”充当“地下执法队”,统一制服,24小时轮班巡逻。
2014年,沈某军等人通过肆意拦截、围堵物业小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以殴打、辱骂、打砸车窗等暴力行为强制威胁司机,敲诈被拦截围堵车辆钱财,迫使在滨江区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陆续挂靠至其公司名下的手段,垄断了滨江区建筑垃圾清运市场。
在这家物业公司垄断滨江区建筑垃圾清运市场秩序期间,西兴、长河街道交付不久的各小区入口处,总是站着沈某军公司的两三个人,他们手中拿着大把黄、蓝两色手机大小的纸片。不时有人或者运输车司机皱着眉头,带着明显不情愿的表情走向这几人,掏出几百元,从他们手中接过或蓝或黄的纸片快速离开。
这些看似简陋的彩色小纸片,实际上就是这家物业公司强迫挂靠车队司机、小区物业、小区业主、个体运输等购买的建筑垃圾“清运票”。只有在购买后才可自行进行清运或强制接受物业清运,但不提供垃圾倾倒和其他任何服务。
所以,名为“清运票”,实为“买路钱”。
这些“清运票”主要分为两种,蓝色的拖拉机票每车280元,黄色的平板车票每车350元,票价每年递增,最高涨至2018年每车490元。其中,小车清运一车一票,大车清运一车两票。
除清运外,以沈某军为首的物业公司进一步控制滨江新建小区的建材供应,以牟取更大的暴利。
2016年6月,某小区业主雇来的人把一车黄沙送到小区后,遭到沈某军手下的殴打。
事发后,沈某军幕后指使涉案人员称是“个人行为”,相关损失由公司予以补偿。在服刑期间,沈某军仍向相关涉案人员发放工资,并给予这些“兄弟”每人5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现金“奖励”。服刑结束后,相关涉案人员均被物业继续留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当初十余名涉案人员中,有一半人因为感怀于沈某军的“义气”,仍然留在这家物业公司直至被抓捕归案。
上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李警官说,其实沈某军原来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以卖菜为生。自2014年萌生强卖“清运票”这一想法后,自觉来钱快,于是快速纠集了一批社会闲散人员为自己所用,用非法手段快速敛财。
据统计,沈某军个人及其家人名下共有房产7处,被抓捕的前两个月,刚刚购入一台价值近200万元的玛莎拉蒂汽车。
警方扣押犯罪团伙的车辆
在今年8月29日市公安局“飓风四号”行动和9月18日省公安厅“钱潮三号”行动中,上城警方共出动警力200余人,分赴杭州滨江、萧山及江苏盐城,河南平顶山,宁波奉化等地,对这一涉黑恶团伙成员实施抓捕,44名团伙成员全部落网,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查封、冻结、扣押资金150余万元及相关房产、车辆。经过大量调查访问,结合对44名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查证这一涉黑恶势力团伙涉嫌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故意伤害案件142起,累计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这一涉黑恶团伙被摧毁后,滨江区建筑垃圾清运价格比“垄断期间”每车下降150元至200元,市场秩序恢复正常。
余杭警方
小区业主装修新房
自己请来的装修公司被打出门
去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某酒店式公寓陆续交付,因为是毛坯房,业主们收房后陆续开始装修。
10月的一天,某装修公司运了满满一车钢材到小区,要给3个客户安装钢结构楼板。
因为钢材很重,工人无法搬运,只能由吊机从窗口吊上去,但小区吊机的使用权被该小区的服务队承包。于是,装修公司老板向小区服务队租用,按市场价付费。
可是奇怪了,不管出多少钱,小区服务队就是不肯租借吊机。
“这是成心为难,没有吊机,我们没法干活。”一车钢材运过来却没法干活,装修公司老板很恼火。
第二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小区服务队负责人,说小区里的规矩,他们说了算,“你如果真想在小区里干活,下午过来谈好了,就让你进来做。”对方说完,把电话挂了。
装修老板都想好了,要不就给对方一点“进场费”意思意思。
不料到了下午,装修公司的人刚到,一个男人提着灭火器冲了上来,对着他们一阵喷射,只听有人大喊一声抄家伙,十几个人拿着三角铁、撬棍把装修公司的人团团围住,在小区门口一顿殴打。
起初,民警以为,这只是一起简单的为了抢装修生意而发生的普通纠纷打架案件。但是,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办案民警很快推翻了之前的想法。
犯罪嫌疑人余某等人同为江西老乡,同在该小区提供装修服务,违法供述也惊人的一致,似乎都在刻意隐瞒什么。办案民警嗅出了其中的猫腻,开始着手对该案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
通过对该小区新装修业主的逐一上门排摸和走访,一个以余某为首,张某、邹某等10余人为骨干成员的小区装修服务队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余杭五常派出所接到报警后,刚开始以为这是因普通纠纷引起的打架事件,但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警方发现,参与打架的余某等人均为江西老乡,除了无事生非,持械殴打他人外,他们都是小区服务队成员,而且面对警方,他们供述也惊人一致,似乎都在刻意隐瞒什么。
余杭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搜集犯罪证据。通过对某小区新装修业主和装修工人逐一上门走访,一个以余某为首、纠集张某、邹某等十余人的涉黑恶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民警了解到,这个小区服务队十分嚣张,有一次在业主群,有一个业主说,从装修公司那里了解到,小区服务队出示的搭建钢结构资质是假的,他们根本不具备施工能力(事后证明,小区服务队的确不具备施工资质)。小区服务队知道这件事后,赶到这家装修公司,把公司里的东西砸得稀烂。
民警调查发现,以余某为首的涉黑恶小区服务队通过向小区物业和开发商交纳“买断费”,垄断小区装修工程。他们提供的黄沙水泥等建材价格远高于市场价,一包水泥就要比市场上高出8元到10元;钢材等价格比市场上甚至高出百元以上。但大多数装修公司因害怕余某等人报复,都选择了沉默,敢怒不敢言。
在掌握了犯罪团伙主要犯罪事实后,余杭警方多路出击,果断收网,于2018年4月27日,集中抓获余某、张某、邹某等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并在2018年6月,先后辗转江西、浙江义乌、临安、温州等全国各地,抓获十余名涉案嫌疑人。
经调查,这个涉黑恶小区服务队涉嫌强迫交易、寻衅滋事、破坏生产经营等案件近十起,在拱墅区、余杭区等地多个小区作案。
目前,余某等14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移送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
下沙警方
7人组建了“小区装修服务队”
垄断黄沙石子等供应获利100多万元
在开发区某城中村改造小区,有一群人以“第二村委”委员身份自居,他们有一个名叫“第二村委会”的微信群,7名成员都是村里游手好闲、别人敬而远之的“名人”。
去年,社区的回迁房建好了,社区居委会向社会公开招标,使用集体资产统一购置居民家庭装修材料黄沙和石子。
村里有名的混混周某,在了解到这次招投标的规则是排在倒数第二位出价中标后,他召集了其他6名游手好闲的村民,商量全员参与竞标。
那次招标,一共21人参加,周某某等人就占据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他们计划占据倒数第二位到倒数第八位的名额,并依次往前放弃资格,以此办法尽可能抬高材料价格。然而中途出现一个小插曲,排在倒数第三位的竟是同小区另一居民。于是7人劝说这一居民与他们合作,那位居民深知他们的为人,最终放弃资格。
如愿中标后,7人组建了一个“小区装修服务队”,以阻拦送货车辆、威胁送货工人、戳破货车车胎等“软暴力”为主要手段,垄断供应小区的黄沙、石子,以及水泥、砖块、打孔等基础装修材料和小工,共获利100多万元。
另外,这个团伙还利用承建单位未把小区门口商铺的所有权移交给村里的时间差,占领、入住商铺,方便实时管控小区入口。凌晨想偷运装修材料进入的车辆均被一一拦截、恐吓,甚至还包括村主任家的装修材料运输车,小区居民满肚子火却又毫无办法。
“你们不要再来了,我没什么可说的!”面对民警一次次上门取证,担心被打击报复的村民始终不愿意配合。
下沙派出所的方警官说,民警多次上门寻求某位重要证人出面指证,但都吃了闭门羹。然而他们没有放弃,了解过程中,有重要证人说出许多条重要线索,可是到了笔录阶段,证人却因害怕报复迟迟不肯签字。最终,在民警的不懈努力劝说下,这一重要证人终于在笔录上签字,为案件提供决定性证据。
这一团伙看似不足十人,但很多涉案线索分布在全国各地,专案组民警在短短两个星期里,先后八次赶往安徽、河南等地搜集线索、证据。通过历时数月的努力,民警采集、制作了54份嫌疑人口供和73份受害人、证人笔录,调取电子账目、现场视频等,并逐步积累书证、物证,层层完善证据链条。
这一团伙中多人有前科,反侦查能力较强,甚至在家门口装上了监控,便于实时观察情况。
下沙派出所于2018年2月7日凌晨集中收网,周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截至目前,团伙成员已被杭州市开发区人民检察院以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等罪名提起公诉。
(原标题《卖菜大哥强行垄断滨江建筑垃圾清运市场,被抓前刚入手一台玛莎拉蒂》)
新闻推荐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皖北地区跨越赶超的力度较大,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乡村面貌变化...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