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住得舒心”和“玩得开心”

来源:合肥晚报 2018-09-20 02:35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80年代末城市居民楼 ○80年代时,和天安门合个影成为一种时尚

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四大基本元素。如果说,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发展,国人已经基本满足了吃饭和穿衣的问题,那么到了1987年左右,如何住得舒心、玩得开心被国人所关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改革“全民蜗居”现象

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但有资料统计,从解放后的1956年到1986年30年间全国城市仅盖了7亿平方米住宅,按照50平方米一套计算也就1400万套,平均每年才47万套。1985年国家对城镇住房进行调查,结果是人均住房面积仅2~4平方米。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基本解决了吃、穿的问题后,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住得舒心”。

“全民蜗居”现象也引起了国家的关注。早在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城镇居民可以购买房子,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旧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正是在这样的诸多情况下,1987年8月1日,全国第一个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城市——烟台市,开始推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试行方案。到了1988年1月,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会议上则确定,自1988年起住房制度改革在各地推行。

而早在1980年,安徽省建设厅就在一些市、县进行了公有住宅出售的初步尝试,到1984年底,共向个人出售住宅2.2万平方米,收回投资266万元。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安徽省决定1988年在合肥、蚌埠、芜湖、安庆、阜阳市和界首县进行公有住宅补贴出售正式试点,取得经验后,扩大到全省;并提出:试点市、县的企业和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新建或购买的公用住宅,应本着先卖后分的原则,积极提倡个人购买,逐步提高个人购买住宅的比重;住宅的售价要考虑到职工的支付能力,支付形式不搞一刀切;房管部门和各单位原有的公有住宅,也可视情况分期分批折价出售给原住户,等等。

作为这一试点的具体体现,1987年底,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房改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的蚌埠,住房制度改革试行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并正式试行。改革的基本做法是“提租发券,空转起步”。“提租发券”,是把现行的0.073元的低租金,一步提高到每平方米使用面积月租金1.18元的准成本租金;在提租的同时,对承租公房的职工按标准工资的21%发住房券;而“空转起步”,则是对改革前的旧房,采取“一手发券出去,一手收券回来”的办法,国家不拿钱,由企业承担少量的减免部分的补贴。

在此基础上,1988年9月5日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城镇住房商品化。改革的内容是:从改革公房低租金制度入手,把目前实际用于职工建房、修房资金的大量暗贴转化为明补,并逐步纳入职工工资;将现行住房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管理体制改为商品生产的指导性计划管理体制,并通过财政、工资、金融、物价和房地产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和建立住房基金,建立和开放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地产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使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经营、维修、服务,达到企业化、社会化、商品化。

虽然现在回过头来看,最初的住房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弊端,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做法对促进住房市场发展、改善市民居住环境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有资料显示,到1988年底,安徽省的试点城市初步实现了房屋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不仅不用财政拨房屋修缮费了,还可提供不少建设资金;最关键的是,不少城市人均住房面积都由房改前的不足5平方米几年后增加到了8平方米左右,一家三代挤在一套房的情景少见了。

黄山带动全省旅游发展

和“住得舒心”一样,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的情况下,开始追求“玩得开心”了。

1988年新春,天安门城楼正式向中国、向世界的广大人民开放。这天9点,历史上第一张天安门城楼参观券售出,票价10元。登上天安门城楼的第一位普通人是一位退休老会计高锡武。10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当时人们平均月收入也才145元左右,而能拿出这么一笔钱去买门票,说明人们已经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了。的确,有资料表明,当年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参观者就达到了60多万人次,参观票款收入近780万元。

而安徽的旅游业则起步于1988年6月。当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提出了今后几年旅游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以效益为中心,把黄山推向国际旅游市场,把全省旅游业推向新水平。

从这当中可以看出,安徽的旅游业发展是由“五岳归来不看山”的黄山起步的。特别是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后,黄山旅游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工作人员到美国推介,经过开拓沟通渠道、创造影响等做法,1988年,黄山共接待入境游客3.83万人次,外汇收入124.1万元;接待国内游客154.1万人次,收入5855.8万元。这应该说是个不错的成绩。

特别是在这之后,黄山风景区举办黄山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旅游产品促销会,并提出“伞形分布,疏通渠道、形成网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众星拱月之势”的黄山旅游产业布局,把星罗棋布的人文景点与黄山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品位、高档次、高密集度的景点,向世界推介。

从此,黄山为世人所知。尤为重要的是,安徽旅游以黄山为起点,发散开来,形成了多格局、多特点的旅游发展态势。

延伸阅读

1987—1988大事记

▲1987年1月4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发展乡镇企业“以小取胜”;发展多种经营“两水起家”(水产、水果)。

▲1987年2月27日,安徽省首届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大会举行。这是安徽省为科技人员设立的省级最高奖。

▲1987年3月18日,安徽省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

▲1987年7月16日,林业部批准黄山风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1987年8月24日,省政府规定,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以乡(镇)为单位,按不低于人均纯收入1%的额度计征,专款专用。

▲1987年9月17日,省政府发布《安徽省国营商业小型企业租赁经营暂行办法》,指出租赁经营是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良好形式,有利于深化商业改革。

▲1987年10月10日,安徽光机所成功研制新型激光晶体,标志着中国可调谐激光晶体研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987年12月22日,省政府规定,凡实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国营企业,厂长(经理)任期届满或任职1年以上离任的,均须进行任期终结审计。

▲1988年4月14日省政府确定:所有事业单位在不改变事业性质的前提下,都应引入经营机制和竞争机制。

▲1988年6月3日,安徽省首家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在马鞍山市成立。

▲1988年7月25日,省政府发布规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必须逐步实行公开招标、竞争承包的办法。

▲1988年8月26日,合肥机场开通合肥至香港临时包机业务。

▲1988年11月8日,省政府提出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发展中医药事业。

▲1988年11月底,全省领取执照的个体工商户达68万多户,从业人员113万多人,拥有资金10.86亿元。

▲1988年11月,马钢公司被批准为全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1988年12月25日,安徽省审议通过了《安徽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自1989年2月1日起施行。

新闻推荐

两节出游谨慎选择旅游产品

本报讯随着中秋、国庆假期的临近,很多市民开始着手外出旅游的准备。9月19日,安徽省消保委发布旅游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住得舒心”和“玩得开心”)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