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胜为)记者7月19日从省环保厅获悉,该厅会同省财政厅近日对《安徽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进行了修订。与原办法相比,奖励额度大幅提高,由过去最高3000元升至10万元含税奖励。
修订后的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涉重金属、化工、医药制造、农药制造、印染、造纸、制革、酿造、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发生的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具体违法行为如超标排放污染物,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被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后拒不执行,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违法排放、倾倒、处置污染物等。
举报人可采用“12369”热线、信函、网络、来访等方式进行举报。举报人实名举报,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查属实,对被举报对象作出处理后,根据处理结果,按行政处罚金额5%给予一次性含税奖励,最低1000元,最高10万元。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奖励工作。受理和查处举报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举报人负有保密义务。
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办法奖励额度大幅提高,由过去“300元至3000元”提高到“1000元至10万元”。奖励依据由原办法根据对举报查实的环境违法行为多少给予奖励,此次修订为根据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理结果和非法倾倒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数量给予奖励,可操作性更强。
新闻推荐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
本报讯(通讯员赵冬至)7月16日至17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会议强调,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三严三实”的作...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