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瑾
前段时间,因为火遍朋友圈的一首诗,认识了一位小清新先生,比起当今只看脸,再没有什么然后的小鲜肉、小奶狗们,这位虽然长得很平常,但人家走的可是内涵式发展路线,字里行间、行为方式满满的文艺清新范。
请看这首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与绚丽娇艳,雍容华贵的牡丹比来,渺小卑微却简约温婉的苔花,像置身于一群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美女中什么都没得拼的偶像剧灰姑娘女主角,不高不美不富,却天然去雕琢,清新异常,浑身充满斗志地向众人宣称:再卑微的人也拥有绽放生命的权利。
再看看他笔下的其他诗句,“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这些抒发心灵感受的小诗,清新可人,极富生活情趣。
郑重介绍一下这位220年后转身为“网红”的小清新诗人——大清乾隆时期的小清新——袁枚,世人也称“随园先生”。
不论是思想还是行为方式,袁枚自与常人不同。比如,当时的读书人都想入仕,他却总惦记着辞官回家。乾隆十四年,父亲去世,袁枚回家守丧,随后辞官养母,在江宁(今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为“随园”。意为随心所欲,随遇而安。据说这园子是曹雪芹笔下大观园的旧址,小清新将西湖、断桥、苏堤、南北峰等杭州美景巧妙复制过来,把废园改造得诗情画意,随后筑室定居。
不过,要知道那时候小清新才33岁,正值干事创业的人生巅峰期,硬生生弃了“铁饭碗”还买了这么大一栋别墅,经济来源咋办?小清新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自是不能降低,于是他发挥自身聪明才智,设计了几条发展路线,推行以园养园政策:将随园土地、山林租出去,当包租公;做自由撰稿人,帮人写传记、墓志铭,据说只要钱到位,包你满意;经常出书,迷妹迷弟超多,且霸占畅销书前列。比如他的《随园食单》,写下了当时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糕点和美酒名茶,堪称康乾盛世版“舌尖上的中国”。随后他还在园子里售卖《随园食单》等著作,据说仅卖书一项,一年就能收入3000多两白银。
有钱有闲的时候,怎么能不去看看世界?因为“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小清新67岁以后才开始游山玩水,可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浙江、安徽、广西、广东、湖南、福建等多地的名川大山都留下了老年小清新的足迹,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什么飞机高铁、火车汽车、登山缆车之类的,最多就是个马车和11路,真的是“走”遍万水千山,搁今天,小清新绝对称得上骨灰级驴友。
住得典雅,吃得讲究,玩得痛快,思想更要与众不同,更显新颖。这位文化人除了风花雪月、饮食男女外,还是个不信仙佛、不喜程朱、倡导个性自由解放的反叛者。他主张性灵说,公开宣称,性情是诗歌的第一要素,“性情之外本无诗”,对当时饱受程朱理学和复古主义束缚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
另外,他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在随园开设私塾,招收女弟子。而且别人越骂他,他就办得越来劲。不仅要教她们识字,还要教她们作诗,给她们出诗集,让她们参加诗会。
如此清新洒脱的过了一生,直到83岁,临死前,他还不忘最后精致一把,叮嘱两个儿子,写他的讣告要特别注意纸张,“用淡红纸小字写讣,不可用素纸,其余平行用小古简最雅,用大纸便市井气”,同时又害怕自己尸体变硬穿靴子不合适,提醒他们以那双极其华丽的刺绣鞋配白绫袜最妙,还留下一句诗:“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才闭上了双眼。
其实,这位小清新并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有钱少爷,而是落魄书生家的穷二代,但他却过得起想要的生活,说得出想说的话,一生真是悠哉快哉。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无问西东》,“就奋身做个英雄,不忘那青春孤勇,愿心之自由共天地俊秀,有情有梦。”这几句歌词,还真像小清新袁先生的人生写照。
新闻推荐
星报讯7月19日,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简称“书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本届书博会以“新时代新阅读”为主题,安徽出...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