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江海
一座长678米、四线两站台的高铁特大桥,一头连着三阳隧道,一头连着峰高岭隧道。在桥的中央,一幢近40米高的站房拔地而起,紧紧依偎着大桥。
7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杭黄高铁三阳站建设工地,眼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来自中铁十五局、八局、电气化局的数百名高铁建设者,顶着炎日、冒着酷暑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三阳站是杭黄高铁项目浙江进入安徽的第一个车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设在乡镇上的高架站。”承建三阳高铁特大桥及两侧隧道施工的中铁十五局的站前八标项目部办公室主任牛建恒说,三阳高铁特大桥跨度大,仅桥墩就多达36个,而且是隧道连着桥、桥上建站台,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4年来,牛建恒所在的项目部先后有近3000人奋战在筑路工地,打通了总长近万米的3个隧道,探索出悬灌连续梁、现浇连续梁等多种施工技术,啃下了站前特大桥这块“硬骨头”,目前整个项目进入扫尾阶段。
烈日炎炎,热浪袭人。来自中铁电气化局的马盼头戴安全帽,身穿防护服,正与工友们进行站前桥上的牵引供电系统作业。大颗大颗的汗珠顺着脸庞滴在地上,立刻就蒸发了,马盼抹了一把脸上的汗,仰起头一口气喝完一瓶矿泉水。 “黄杭高铁全线的牵引供电系统安装,只剩下千岛湖站到三阳站这段49公里了,现在我们有100多人在加班加点架线,确保8月份全线联调联试。 ”26岁的马盼来自陕西宝鸡,他对记者说,尽管远离家乡,在工地上工作也很辛苦,但每天的收入还可以,眼看杭黄高铁项目一天一天地成型,自己也非常自豪。
站房内外的脚手架上,中铁八局三阳站房项目部的300多名工人在紧张地进行水电安装、内外装饰、消防设施等作业。 “我们早上6点上工,中午11点下工,下午3点干到晚上7点,主要是天气太热,错开高温时间。 ”站房项目部工程部副部长贺佳告诉记者,站房主体结构已全面完工,现在进入装饰装修的冲刺阶段,其中站台的装饰和铺贴已完成一半。贺佳说,为了赶进度,他们倒排工期、分区施工、轮班作业,改流水施工为平行作业,可确保站房在杭黄高铁通车时投入使用。
似火的骄阳下,筑路工人们挥汗如雨的背影令人感动。这些默默无闻的筑路人,架起了大山里的新希望。
新闻推荐
对“10·12”长江安徽段环境污染案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本报讯(记者李浩)7月16日,芜湖市镜湖区检察院对长江安徽段跨省非法倾倒固废案中的“10·12”案提起公诉,被告单位宝勋精密螺...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