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
梁小平
林语堂说:“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这个痴,对于某古艺术品博物馆馆长虞生来说绝不吝啬,琴棋书画,歌舞辞赋,花香诗酒茶,这些中国人文化生活中的赏心乐事他就占去了大半。
也许是心宽体胖的缘故,虞生长得是肥头大耳,戴着一副类似民国时期的圆眼镜,穿着宽松舒适的棉麻丝类衫裤,虽儒不儒道不道的,神态却有几分类似那尊笑佛,只多了一头每天梳得一丝不苟油光锃亮的头发。
虞生年轻时是一名歌手,在歌厅、酒吧唱歌。当年与他一起登台演唱混生活的某歌手,现已是大江南北知名的歌唱家。
更年轻时,虞生是画画的,到过很多名山大川写生,与他同期学画的E君,现是全国美协的副主席。
我因嗜茶,常到虞生处讨茶喝,他天南地北外出淘古,常带一些好茶回来,一次他从安徽带回了黄山毛尖,便约我过去。青翠的毛尖在杯子里上下舞动,清香扑鼻,一小口下去,满嘴甘洌。他笑眯眯地说,这是他的一个藏友送的明前茶。我说你这一趟收获大么?他立马略显沮丧说,好东西是越来越难淘了。
又是一个午后的品茶时间。
“皓月当空,清风徐来,皎洁的月光柔情地洒在梅花树上,曼妙的梅枝影印在纯净的雪地,一个书生在雪地上轻吟漫步。”虞生又在向来馆参观的宾客图解他的青花瓶。他继续介绍:这瓶子底足看似一个“友”字款,其实是个“反”字,明末清初,江山易手,大明的遗民留恋怀念前朝,策划反清复明,当时景德镇有些窑工就在自己制作的瓷器上堆塑上反写的“反”字,为此还招来了一场绞杀。这个瓶子的印记,记载的正是那段历史。
闲时,虞生喜欢把玩他的那串星月菩提。108颗直径0.8厘米的珠子,枣红色中透着油光,温润熟旧,珠子上有着大大小小深浅不一如弯弯月亮般的风化纹,一看就非凡物。这是多年前虞生游历西藏时,从一位高僧手里要过来的。在博物馆资金紧张时,虞生曾想忍痛割爱,但谈来谈去就是没谈成。这很让虞生感到困惑,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青葱岁月时的当红歌手虞生有着俊朗的外表,性格豪爽,语言风趣,还是拥有一间歌舞厅、两间迪吧的老板。
虞生将歌舞厅装修得金碧辉煌,还请来俄罗斯的歌舞团前来助阵。当时国门初开,国人对外来事物都抱着浓烈的兴趣,争相涌入观看,那些俄罗斯姑娘的表演虽然稚嫩,但足以让虞生赚得盆满钵满。
虞生过着颠倒黑白的生活。
这一切,在虞生遇到一个人后便改变了。
他就是那位后来时常活跃在央视鉴宝节目,言语犀利,在古玩界如雷贯耳的黄直君先生。
机缘巧合,他们成了哥们儿。
从此,虞生跟着他的哥们儿附庸风雅玩起了古董。他将能生金银的歌舞厅、迪吧的股份转让了,豪车、别墅也全转让了,换成了今天这个博物馆。
今天的虞生开着一辆桑塔纳2000,更多时候是迈开矫健的步伐或蹬他那收藏级别的28寸凤凰自行车。
“你太了不起了。”一日饮茶,看着这一尊尊、一件件印证着中华历史华彩乐章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宝,我由衷赞叹:一个民族因为有了它们才不至于迷失,一个国家因为有了它们才更显厚重。“碰上了,撞见了,我觉得我应该去做这件事。如果不做,我觉得对不起祖宗。像唱歌一样,我自己开心也将快乐分享给大家。生活总得有点意思,不然不就白活了?”虞生把这话说得云淡风轻:“不怨天不尤人,寻找内心的宁静,寻找心灵的归宿,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我很努力呢。”
茶毕,离开博物馆时,我照例回头看了一会装在玻璃柜里的一尊北魏佛像。它一如既往的宁静,一如既往地俯视着芸芸众生,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态。“人生几度秋凉”,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充满机遇的和平年代,人生何谓林语堂所说的成呢?是要成为腰缠万贯的土豪,还是某一行业的翘楚?或高官显贵?或衣食无忧的小民?是做一个随缘听命者或是内外兼修的君子?
是,又似不是!对,又似不对!
街上已华灯初上,耳边忽然传来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开篇曲,那是源自明代大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新闻推荐
7月18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支持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推进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了解到,...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