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以山水奇秀而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它形成于一亿两千万年以前,是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的秋雁多宿于此,名曰雁荡。这里树成荫,雁成群,确实让人向往。
20年前,我执行任务时途经雁荡山,由于工作繁重,只能与它擦肩而过。灵山秀水的雁荡山,如仙境里的山峰、林木、溪水和群雁,只能在我想象中渐行渐远……做了闲云野鹤之后,天空中一排排的群雁时常在我心头若隐若现,已隐迹潜踪多年行游雁荡山的欲望逐渐强烈起来,仿佛是想念那初恋的情人,迫不及待地要去拜会它、走近它。
在多姿多彩、万物葳蕤的初夏,我有幸参加安徽省散文家协会赴雁荡山采风团,终于有机会一睹芳容。雁荡山,我来了!
几日的阴雨天气,在我们踏进雁荡山时竟然阳光灿烂起来。同行的文友三五成群,谈文学、说山水,友谊如煦。而我大部分时间在沉默,在观望,我怕双眸里的雁荡山会打碎我的梦,我的心中莫名紧张、惶恐。
此时的雁荡山,青山苍翠、叠障起伏。没有泰山之巍、华山之险,却有黄山之秀、峨嵋之奇。溪流不及江河之广,但临大海具有百川之韵,纳天地之灵气。阳光下云霞辉映,群峰若雁荡,大有蓬莱之风。面对幽美动人的山水奇景,我恍若置身桃源洞天,神游瑶池仙宫。又如同走入了花红叶茂的水墨长卷,绵延于六月的天地之间。若干年前的梦境和眼前这幅画映衬着、对比着,渐渐地重叠了。雁荡山,你没有让我失望!
行游雁荡山,若不赏大龙湫,则等于白来雁荡山。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踏上了前往大龙湫的山路。山道平缓,一条奔流不息的“锦溪”在我们面前流淌,奏起了清亮的乐曲。两侧的“化城障”、“千佛峰”、“常云峰”、“诵经岩”、“芙蓉峰”、“飞来罗汉”等山峰像一位位淡定的君子,撑起大龙湫那高傲的脊梁,任由我们喧哗。它们不媚不俗地任阳光曝晒着,任山风吹拂着,以历尽沧桑地顽强静默着,默默地守卫在雁荡山的山野里,守卫在大龙湫的锦溪旁。
踏进大龙湫的山门口,迎面是高耸的“剪刀峰”, 如巨柱擎天,直插苍穹,此峰在雁荡山102峰中以秀、奇见长。剪刀峰又称情侣峰,“恋人月下意缠绵,开作名山并蒂莲。霜剑风刀斩难断,林泉峰石缔良缘。”我移步换景欣赏着剪刀峰,昭君出塞、玉兰花、啄木鸟、狗熊岩、桅杆峰,充分发挥着自己想象的空间。这时突然传来瀑布声和人们的嬉戏声,我闻声眺望,剪刀峰后面的大龙湫瀑布势如奔马,宛若游龙,激揣翻腾,水汽蒙蒙,珠玑四溅,令人震撼。
大龙湫瀑布与黄果树、壶口、吊水楼瀑布并称为中国四大瀑布,而其以单级落差为197米被冠以中国瀑布之最,更有“华夏第一瀑”之誉。久负盛名的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单级落差只有大龙湫瀑布的四分之一。
人们来看大龙湫,都会想知道“湫”字的解释。康熙字典说“悬瀑水曰龙湫”,大龙湫也因此而得名。大龙湫从雁荡山主峰百岗尖流出,经连云障顶悬空跌落则成潭,潭底之水之若静,水质阴柔,人们徜徉在瀑潭间,与水共舞。我坐在茶亭下,品茗观瀑,看那瀑布声浩然,大龙湫瀑布以九天银河之势,轰然而落,其声若惊涛拍岸,顺岩而下,瀑落为潭,潭溢为溪,溪跌为涧,因而大龙湫的水最终跌落入筋竹涧,入清江而归大海。假若李白当年看到大龙湫,不知道会写出何等的诗句,或许,咏叹庐山瀑布的名句也要被改写吧?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均为大龙湫折服,是因为大龙湫瀑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它娇媚多姿;夏天,它雄伟壮观;秋天,它潇洒素淡;冬天,它显得冷艳傲慢。“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如今,当我和文友们踏足返程时,我依依不舍地徘徊在山道间,怎么也不忍心与大龙湫告别。
大龙湫,雁荡山,我期待再次与你相逢!
新闻推荐
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发银行)是由国家出资设立、直属国务院领导、支持中国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具有独立法人地...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