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宏
父亲年逾八旬,是一名乡村退休教师,喜读书,善笔耕,对社会、人生每有会意,便手自笔录,语言充满哲理,像《论语》一样富有启迪,至今已记厚厚一本。我斗胆为书命名为《父亲的“论语”》。
我读中学时,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操练文字,多次向报刊投稿如泥牛入海,时常郁郁寡欢。父亲发现后,说:“学习知识如挖井,挖得越深,水越清澈,挖到500米以下,你就可以开自来水公司,水就能卖钱了。”他的话像鞭子一样,策我奋勇前行。到了大学一年级,我的诗歌《六月》在《安徽青年报》发表。这是我的处女作,稿酬十元。“水”真的能卖钱了!
三妹大专毕业后,分配到乡下教书,后调到一所县城高中,虽然认真钻研教材,但仍然力不从心,一些高考试卷自己就不会做,甭说讲解了。向父亲倾诉苦恼,父亲说:“袋子装满才能立。你必须去深造!”三妹进修学习后,站稳了三尺讲台。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二叔担任生产队长,村里牲畜管理不善,糟蹋庄稼,路边的田地分不下去。父亲主动捧场,我家分的全是路边田地。母亲不高兴,父亲说:“吃亏是福。”村村通公路后,我家的田地成了宝,一亩换头等地三亩。新建的楼房成了“门面”,开起的“新农村超市”,一年能赚几万元。
乡村的打工潮高涨,背井离乡成为一种时尚,孩子却成了留守儿童。年轻人打工时,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抚养。爷奶对孙子只养不教,结果,孩子学习不努力,上网成癖,成绩一塌糊涂。父亲说:“满了口袋,丢了后代。”
父亲不是哲学家,说出的话却句句闪烁哲理的光芒;父亲不是文学家,说出的话却妙语连珠。我鼓励父亲继续写作,撰写一部更高水平的“论语”,教化后辈,为教育发挥余热。
新闻推荐
石跃新本报记者陆杨近日,安徽省全境出现35度以上的高温,这种环境下,食物极易发生霉变,食用后会引起急、慢性中毒。盛...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