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我是如何走上军工道路的

来源:新安晚报 2018-06-06 10:59   https://www.yybnet.net/

1956年,北京工业学院

(今北京理工大学)车道沟红楼外面高挂着两幅欢迎新生的标语,右侧是——“欢迎未来的红色国防工程师”;左侧是“要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实际上,刚从南师大附中毕业的张德骞,作为其中被欢迎的一名新生,并没有意识到在未来50多年中,自己的人生轨迹正按照标语所写的那样,一一兑现。在50年的军用电子职业生涯中,前期,他为中电科集团38所的雷达结构工艺技术的规划和发展基础做出了卓越贡献;后期,为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人要有一点理想,要有一点抱负。”五十年风风雨雨,张德骞老人深情回望,向记者讲述自己是如何走上军工道路的。

出生书香世家成长历经战乱

1937年,张德骞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籍江西鄱阳。“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到了父亲成年时,家道中落,他在几个兄弟中最为努力,考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17年,张德骞的父亲留校任教,后考取公费出国留学,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俄亥俄大学取得硕、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陆续在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重庆大学教书,用大半生精力从事教书育人的事业,以自己的工资养活着一家老小。

1937年,作为姊妹八人中的老幺——张德骞出生了。当年,抗日战争爆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母亲带着张德骞以及其他孩子、亲戚十几口人,在沦陷区、后方四处逃难——上海、江苏、安徽、江西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作为难民沿途受到过许多苦难,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在彼时年幼的张德骞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抗战胜利后,时年八九岁的张德骞在南京正式读“中大附小(今南师大附小)”。由于师资优秀,教学有方,张德骞的成绩一直很不错,而且他并不是只知道读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体育,他的短跑、足球、跨栏各方面成绩都不错,还获得过名次。解放初期,

年张德骞升入中学,在参加统考后,家人在报纸上看到,国立、市立、私立、教会中学的放榜名单里都有他的名字,家里开始对他放心了。最终,张德骞选择了不用交学费的国立南大附中开始了自己的中学生涯。

国家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在读初高中阶段,前苏联的文学对张德骞的影响很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旅顺口》……我看了很多苏联的小说,其中讲造船工人一家故事的小说《茹尔宾一家》,对我影响很大。”张德骞回忆,自己在高中毕业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最想去的院校是上海交大的造船学院,可是没想到却被北京工业学院提前录取了。

然而在这所研究军工的院校里到底要学什么,由不得学生自己去挑。“当时苏德战争的时候,苏联受到了德国装甲部队的攻击,当时大家都认为坦克是国防需要,所以我在大一的时候学的是坦克制造。”张德骞说,后来在抗美援朝中,国家又意识到无线电的重要性,他在大二的时候又进入了无线电工程专业,并辅修俄文。最终,在几番辗转后,1962年他从这所大学的雷达站结构设计与工艺制造专业毕业。

贵州20年艰苦生涯磨练心智

大学毕业后,有着无电线工程电信、结构、以及俄文等多重知识背景的张德骞被分配到南京国防部第14研究所,开始了自己的军工生涯。“我当时一进去就接触了重要任务,在总体组当时我国的雷达技术已经进入了从根据前苏联图纸的仿造阶段,到自行设计的阶段。1964年,张德骞所在团队负责的体制实验雷达在东北某靶场试验成功,作为参加工作后的首个产品一炮打响,让他备受鼓舞振奋。

1969年随着第一号通令,按照“山、散、隐”的原则,所有军工单位都有内迁任务,从14所去贵州的有八九百人,他们组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所——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张德骞也在其中。可是内迁的艰苦还是让人们始料不及。

“当时我爱人在北京12所工作,孩子也是北京户口,而我是南京户口。就这样,我们一家都变成了贵州户口。”从大城市到穷山沟,生活环境落差太大,生活水平也下降很多,没有蔬菜、副食品,孩子也没有奶喝,肉一个月一斤不能保证供应,油一个月每人2两。加上工作担子很重,人逐渐消瘦下去。1970年,刚到贵州的时候,年轻力壮的张德骞有145斤,1989年搬迁到合肥的时候只有108斤,20年瘦了37斤。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张德骞说,这二十年的时光,是自立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艰苦奋斗的二十年,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工作成长的二十年。在此期间,由他担任副总设计师的三个雷达产品,从383雷达到JY-9雷达在技术上的取得重大突破和改进,对中国的雷达技术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当时我担任的是383、387、JY-9三部雷达的结构主持设计师。”张德骞说,他们没有沿袭苏联的设计,在多方面开展了自主设计。譬如首次将雷达设备的基色从灰色改成了浅蓝色,从383开始、387再到JY-9,雷达的外观不断变得明朗悦目。此外,从技术上还采用了计算机以及小规模集成电路等,都是重大的突破。其中383雷达是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替代了配高制两坐标雷达,为空军提供了现代化的更高效的雷达新型装备。

老年为现代预警机做贡献

如果说少年做梦,中年立志,那么对于张德骞来说,老年时期的他在自己的军工生涯中,又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89年38所搬迁到了合肥,张德骞已经50多岁了,他继续参与为JY-9雷达出口某国的首次保驾护航任务,为我国打开了自行设计的雷达产品出口市场做出了贡献。

1991年,时任38所所长的王小谟从38所调到北京任职,而那时张德骞是38所的副所长。王小谟知道自己的老搭档喜欢挑战高端武器装备的技术研究,因此,希望他也去北京和他一起从事预警机的研制工作,这一等就是四年。

1995年,张德骞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声音带着兴奋:“张德骞,你快来北京。”“你谁啊?”“王小谟,项目批了。”王小谟院士是雷达技术创新的带头人,是现代预警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那一年,他争取了4年多的预警机项目获得批准立项。

1996年,张德骞正式来到北京,参与到“圆环工程”和其他警机型号的研制工作,同时成为国防科工委任命的中国现代预警机第一任副总设计师。在此期间他三进北京,一直到2011年正式结束了预警机的研究。“我热爱技术,因为我知道国防是买不来的,特别是高端科技买不来,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人员能沉得下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为我们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张德骞说。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军工发展非常快”。喜欢接受挑战的张德骞专注雷达结构设计50年,也见证了中国现代预警机从无到有的过程。如今81岁的他仍在关注该领域的研究,这些年他还受邀到全国各地的大学讲课、讲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年轻人们讲述雷达、预警机等国防装备的知识,唤起更多人对国防的关注和了解。

新安融媒体记者陈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长三角”将打通省际断头路 涉及安徽省有五条,年内都开建或开展前期工作

本报讯记者昨天从省交通厅获悉,江浙沪皖交通部门日前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地区将实现省界...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是如何走上军工道路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