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政协委员张夏林日前撰文指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决策部署,就必须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张夏林建议从五个方面打造安徽旅游经济升级版。
推动景区景点升级。张夏林建议省政府尽快制定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行动计划,重点完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和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旅游板块功能,丰富皖江黄金水道、合福高铁沿线、淮河生态走廊、皖中旅游风景道、大别山红色旅游纵贯线五条旅游主轴内涵,推进旅游产业目标、战略及规模体系在全域空间上的落实。
推动业态产品升级。创新“皖旅+”发展模式,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教育、工业、农业、林业、水利、生态、大健康、休闲养生、现代科技等行业产业深度融合。张夏林认为可通过引进工商资本、吸纳导入民间资本,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农家乐联合体,引导农民以土地房屋财产权入股、投资投劳等形式,推进乡村旅游连片开发和标准化建设,推动“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民、农品变商品”。
加快交通配套升级。启动省全域旅游环线规划建设,加快旅游轻轨、沿江游轮码头建设,实施交通干线与3A以上景区、乡村旅游景区连接线畅通工程,加强高铁车站与城市、景区交通衔接。加快景区景点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可组建省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快智慧旅游云平台建设,完善“导航、导游、导览、导购”智慧功能,实现“一机在手、畅游无忧”。
推动区域合作升级。组建全省旅游营销联盟,统一对外宣传推介。成立省旅游营销策划中心,推出若干有影响力的重大题材、重大活动和重大平台。放大国际徽商大会、黄山国际旅游节、九华山地藏庙会等活动品牌效应,提升“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知名度、美誉度。推动省内旅游城市生态、文化、科技与旅游融合互动。全面推行旅游景区景点“一卡通”、“一票通”,培育全域旅游消费圈,实现“一卡在手、游遍安徽”。
推动服务保障升级。建立省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全域旅游领导机制。成立市县旅游委员会,实行大部制管理。设立重点旅游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成立旅游工作办公室。同时落实惠旅强企政策,支持黄山、宣城、池州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改革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辐射带动全省全域旅游发展。 (本报记者曹昱)
新闻推荐
全省近2000家接种点全面启动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