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第十九届安徽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现场,来自安庆市的参赛选手郑欣彤演唱黄梅戏《看长江》。 记者 徐火炬 摄
5月12日至13日,第十九届安徽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在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全省各地的100多名小选手登台献艺,角逐“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的比赛名额。
这是此项大赛连续三届在安庆举办。几年来,安庆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全面实施“戏曲进校园”,热爱、学习家乡戏的少年儿童逐年增多,“戏曲之乡”后继有人、欣欣向荣。
百朵“小梅花”宜城绽放
5月12日下午,第十九届安徽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业余组第一场比赛在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剧场里拉开大幕。
徽剧《水淹七军》、京剧《铡美案》、黄梅戏《看长江》、豫剧《洼洼地里好庄稼》等接连登场。孩子们年纪虽小,技艺却高,眼波潋滟、身段婀娜、水袖翻飞,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观众纷纷点赞。
此次大赛共分为业余组和专业组两组进行,共有10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参赛选手中最小的才5岁;参赛剧种囊括了黄梅戏、京剧、徽剧、豫剧等六大剧种。其中,安庆市共有9名选手和4名选手分别参加专业组和业余组比赛,参赛人数居全省前列,参赛剧种均为黄梅戏。
此次大赛由省文联、省戏剧家协会和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共同主办。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将晋级参与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
连续三届在安庆举办
全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自2015年第一次增设现场表演以来,已经连续三届将举办地放在安庆。
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张强告诉记者,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更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戏曲名命名的高等学校,是“摇篮”。“安庆戏曲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安庆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希望在这里举办能够鼓励和引导更多学校以及少年儿童传承戏曲艺术。”张强说。
几届下来,全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带动全省各地的少年儿童学习热爱戏曲艺术。“参赛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从第十七届的50多名到今年的100多名,翻了一番,效果特别好。”张强说。
“连续几届在我们这里举办,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也推动了我们安庆戏曲传承发展。”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表演系主任潘文革告诉记者,每年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小梅花”有不少已经进入该校进行专业学习。同时,安庆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不仅届届获奖,在2017年,6名来自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更是一举摘得6朵“小梅花”金奖,揽下安庆历届最多荣誉。
展现“戏曲进校园”成果
在业余组比赛的节目单上,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参赛选手是来自各市剧协和戏曲培训中心,而安庆市的4名小选手报送单位却都是各自的学校。
“对自己今天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在12日下午业余组比赛第三个登场的郑欣彤一身江姐装扮,台上一脸正气展演英雄气概,台下却是一脸俏皮模样。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参加全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今年在安庆市人民路小学读五年级的郑欣彤,虽然只有11岁,学黄梅戏却已经有5年多了,《女驸马》《打猪草》《小辞店》等经典黄梅戏她都会唱,而这一次,她是第一次挑战现代戏。
“现代戏很难演,这孩子进步很快。”郑欣彤的辅导老师、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退休代课老师袁金枝告诉记者,因为“戏曲进校园”活动,她才接触到了像郑欣彤这样热爱黄梅戏的孩子。“‘戏曲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有了了解、学习戏曲的平台,传承发展戏曲艺术有了新的希望。”袁金枝说。
“每周学校都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学习黄梅戏,风雨无阻。”郑欣彤的妈妈周庆说:“在安庆这块土地上成长,就要把黄梅戏传承下去。”
记者 江月 通讯员 刘丹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柱)5月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部共同主办,中国金融美协、安徽省美协、安徽省书画院协办的“山水清音——王正平中国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