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早上6点05分从宿州皖北总院起飞,空中跨越205公里,6点55分在安医大一附院楼顶落地,安徽省首例直升机转运捐献器官顺利完成。
直升机降落后,机上医护人员迅速抬着两个器官转运箱下机,并通过快速通道进入手术室。手术室内,有3位患者正在等待器官移植。据悉,此次直升机转运器官在省内尚属首次。
两天前,该器官捐献者外伤导致脑死亡。家属在万分悲痛时商量,愿意捐献肝脏和肾脏救治器官衰竭的病人。安医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赵红川告诉记者,大爱捐献者的眼角膜、肾脏、肝脏最起码会让3个人重获新生、1人重见光明。
据悉,受制于当前医学技术限制,人体器官移植有严格的可耐受最大缺血时间,这为器官转运时间设置了上限。人体器官离体后,肾脏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约为24小时,肺脏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约为8~12小时,心脏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约为6~8小时。
“即使在可耐受时间范围内,缺血时间越长,器官的质量及器官接受者的预计术后效果越差。因为,血液停止运动,生命从机体慢慢消失的同时,器官也在一点点发生着不可逆的损伤。越早让这些器官进入受体,移植效果就会越好。”赵红川说,实现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的快速通关与优先承运,就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更多时间,器官运输实际上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直升机器官转运是国际惯例,一般500公里之内考虑直升机运输最为快速便捷。”(张薇 记者 许超众)
新闻推荐
4月5日,有着百年历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河清明庙会隆重开幕。来自全县各乡镇的14支代表队举行了踩街巡演,舞龙、舞狮子、钱杆舞、跑驴、旱船、大头娃娃等非遗艺术展演,充分展示了传统...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