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埠镇盛家口,吸引人的不是马路两边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而是一路飘来诱人的芝麻油香。小小芝麻粒磨榨出的麻油不仅一路香飘大江南北,也漂洋过海香飘海外。
主打油产品芝麻会开门
“芝麻开门”,这句阿拉伯故事中的咒语,只有勤劳的人方能打开这扇财富之门。安徽华安食品有限公司副总单自木深有感触,1993年8月成立的腰埠乡芝麻油加工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产值达3.6亿元、麻油产量占全国1成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肩挑手提吆喝叫卖,到现在线上线下齐销售;从占地30几亩的办厂规模,年销售300-500万元,到如今占地326亩,年销售收入达3.84亿元。前世的黯淡,今生的辉煌,华安靠什么走上一条康庄大道?靠的是全新的发展理念、前卫的科学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以及精诚合作的人才团队。华安以芝麻油为主打产品,狠抓经营,拓展市场,使它一跃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
上马新设备生产效率高
“麻油的生产远远不能停留在传统工艺上,也要与时俱进。”单自木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想质量提高,就得创新技术。他们在麻油生产出来后,再经精炼、沉淀、过滤、脱脂、脱酸、脱蜡处理。2012年,公司投入六七百万元,兴建300多平方米的省级技术检测中心,并将5个检测人员送往上海粮科院进行培训,与合工大、安农大产学研合作。单自木指着一块“2016年中国芝麻油加工十强”的牌子,自豪地说:“十强中,我们排第三;在全国食用油包括菜籽油、大豆油50强企业中,我们排40位,制定全国芝麻油检测指标,我们都参与。”
过去手工作坊日产麻油30吨,现在购置16条榨机生产线,日产麻油220吨,还购置40条小磨生产线,“小磨芝麻油香味浓、口感好、色泽鲜。”单自木从小磨麻油的色香味诠释了受消费者青睐之因。
当年,芝麻油的酸价高问题一直困扰企业的发展,酸价高,油保质期仅1年,经过技术处理后,其保质期延至2年。
2015年公司花了2020万元新上5条灌装生产线,结束了过去手工贴标签、挑瓶盖子的历史,成本迅速降低,效率很快提高,单自木前后对比说,原来靠手工操作,日灌装15吨,现在日灌装100吨,效率提高近7倍。
令他为之骄傲的是2016年“京东618”京东店庆日20来天的时间里,华安芝麻油产品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位居京东品牌成长前五,实际上在京东菜籽油销售中,独占鳌头。其收入占公司年销售收入的40%。
2017年6月,公司加大物流标准化建设,投资1632万元改造5栋厂房,变芝麻油瓶随地堆放为有序安放层层货架上,原来需要10几个工人搬运,现在只需两人用叉车将托盘中的货物装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公司在技术上舍得投入,2014年技改430万元,2015年为2420万元,2016年新上料酒、芝麻酱两条生产线1100万元,2017年在重庆新上加工生产线980万元。先进的生产技术,让这家传统工艺的手工作坊如虎添翼,2017年年销售收入达到3.84亿元。
香飘海内外出口质量硬
人才聚,产业兴。一个产品质量过硬,靠的是技术,而技术人才才是关键。蒋铸斌从事IT行业多年,自有一套营销策略。他先前在浙江一家企业工作,2014年被华安相中并高薪“挖走”,他笑道:“当初我看中华安的潜力,享受它从小到大,从作坊式小厂到正规化企业爆发式发展的乐趣。”
2016年公司在“京东618”不俗的战绩,与华安技术创新理念分不开。如今公司的产品销往全国除西藏、新疆以外的各省市,芝麻油食用油实现全覆盖。
“花香蝶自来”,2015年年中,一位自福建来的客商郭老板慕名前来华安,他从国内市场调研中,发现华安的芝麻油质量非常好,想减少中间商,直接与之洽谈,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使双方利益最大化。这位客商是英籍华人,50岁上下,他想采购芝麻油到英国、荷兰、德国销售。国标食用油苯并芘≤10ug/kg,而英国执行的是欧盟标准,它的苯并芘≤2ug/kg,要想出口,华安的食用油苯并芘必须达到欧盟标准。
此前,有外商来华安商谈芝麻油出口,当时烘炒芝麻,温度不是低了,就是高了。低了,出油不香;高了,芝麻会煳,出油所含苯并芘就高。尽管华安的油在国标范围内,但离欧标有距离。怎样才能做到烘炒温度恰到好处,苯并芘接近或在欧标范围内?他们在2014年上马一套价值400多万元的恒温烘炒设备,生产出的芝麻油不仅纯香,而且不煳,苯并芘接近欧标,在3与4之间,如何将国标提升到欧标?他们从生产原料着手,改进工艺,同时购买价值100万元的相关设备,用3个月的时间攻克这一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华安的食用油苯并芘达到欧标。2016年国庆节期间,华安第一批两个集装箱装载的50吨芝麻油经自检、进出口商标局检验后,从宁波港起航,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到达英国最大集装箱专业港口菲利克斯托港,顺利通过抽检。
截至3月10日,华安已出口创汇10.5万美元,今年可出口56万美元。在此之前,也有一些中间商将华安的芝麻油产品带到中东和南美,而这次“才是华安真正意义上的自营出口”,蒋铸斌介绍,公司远在非洲建有1.3万亩芝麻生产基地,因为那里芝麻量多价低、出油高,可弥补自身芝麻短缺。
“我们的麻油终于出口啦!”蒋铸斌说起当时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发在微信群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分享和县继速冻蔬菜、蔬菜种子,又一农业加工品出口海外的喜悦时,依旧沉浸其中,笑容分外生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友艺)记者从第八届中国(芜湖)科博会筹备方了解到,在展会筹备的同时,多项涉会活动邀请安排已全数敲定。除历年科博会的“品牌活动”——院士报告会、优秀科普产品奖评选等以外,今年展会期间...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