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级记者 喻寒松
记者从3月16日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安徽省农业部门将重点从农业生产端和供给端发力,增加市场紧缺的、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生产,变“大路货”为“畅销货”;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通过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
粮蔬茶提质增效
安徽省在粮食生产上将主攻优质专用粮食,其中小麦优先发展强筋和弱筋小麦,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中筋和中强筋小麦品质;水稻优先发展部颁标准2级及以上优质稻米,具有区域特色的粳糯稻等品种。今年每个市要建立1—2个省级优质专用粮食标准化示范基地,力争在全省建设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1000万亩。农业部门将开展生产基地认定,通过认定的统一挂牌,并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
在蔬菜产业上,安徽省将重点提高设施蔬菜发展水平,以省级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推动设施装备升级,逐步淘汰竹木结构简易大棚,普及标准化钢架大棚,因地制宜发展节能日光温室。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和商品化处理,提高产品档次,扩大销售市场。安徽省力争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420万亩,设施蔬菜比重提高到35%。
在茶产业上,大力发展无性系茶园,抓好老茶园改造,培育一批有实力的茶叶企业。要加大茶叶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推进以“生态徽茶香飘丝路”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家茶叶宣传推介活动,做优做大做强安徽茶产业。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养殖业转型升级
安徽省畜牧业要大力推行健康养殖,以标准化示范创建为抓手,推进畜牧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建设。今年再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3个、标准化示范场50个。家禽业要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新模式,力争规模化集中屠宰加工比重达到70%;在城市农贸市场设立冰鲜家禽产品专卖区,加快建立质量可控的冰鲜家禽产品冷链供应体系。
以稻虾为重点,今年力争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0万亩。同时,大力推广水面生态增值、山泉流水养鱼、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等绿色养殖模式。今年将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个、省级以上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个。此外,全省4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力争年底前实现保护区渔民全部退出捕捞。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安徽省将继续推进4个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深入推进15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建设,全面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选择6个县开展蔬菜、茶叶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试点。今年全省肥料利用率达到38%,农药利用率达到40%。
农业部门将组织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在6个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实施7个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今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78%以上。
安徽省还将组织实施秸秆利用提升民生工程,优化秸秆“五化”利用结构,完善秸秆收储运销体系,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提升综合利用水平。今年新认定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区2个,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
培育“绿色皖农”品牌
安徽省将加快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今年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新增“三品一标”生产基地300万亩,新增 “三品一标”农产品300个,奖补“三品一标”企业1472个。
农业部门将新建乡镇农产品快检系统963套,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在蚌埠、芜湖、铜陵和黄山等市开展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试点。还将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和创建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皖字号农业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18日,备受瞩目的“华美整形杯”安徽省第八届国际胸模大赛启动仪式,在天鹅湖万达广场华丽上演,同时标志着新一轮角逐国际胸模大赛总冠军的夺冠之旅正式开启。而历届胸模冠军也现身启动仪式...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