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还记得 外汇兑换券吗?

来源:合肥晚报 2018-02-09 01:47   https://www.yybnet.net/

○外汇券即将停止流通前,许多人纷纷将外汇券兑现。(资料图片)

近期,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一档节目里带大家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外汇兑换券。其实,当年合肥人也经历了那么一个时期。至今,许多中老年人都还记得位于合肥北门外专门经营侨汇商品的华侨友谊商店。

当年的华侨友谊商店位于阜阳路3号,安徽省商务厅的一位同志对我说,华侨友谊商店就在现在商之都行政楼那里,当年是省商业厅的下属单位。那幢楼房也是原先的老楼,当时叫商友大厦。

1985年9月28日,安徽省省旅游特需供应公司在那里开设了一家侨汇商店,提供批零兼营综合性的侨汇商品。那时全国每个城市都有这样性质的商店,合肥作为省会,可能还不止这一家,比如华侨饭店的确是设有侨汇商品专柜的。因为那里常年有外宾和华侨人来人往,有了侨汇商店专柜,他们购买东西就方便了。

今天大家对可口可乐、好时巧克力、三五牌香烟等进口商品,一点也不会感到稀奇。可在改革开放初期,那在中国人眼里可都是高档消费品。

最初的友谊商店只开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主要城市里,服务对象也是外国人、外交官和政府官员。据了解,中国最早一家友谊商店是在1964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设立的。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华侨友谊商店已经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阜阳路上的那家华侨友谊商店开得算晚的了。

在花园街路口,几个中年人在聊天。谈到华侨友谊商店,一位姓庞的先生连声说,有印象,有印象,那时的华侨友谊商店里面卖的商品,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奢侈品。他的妹妹在里面站过柜台,当时穿的还是铁灰色的制服,上班前还经过外事礼仪培训呢。

那时的华侨友谊商店售货员是很令人羡慕的,不仅工作环境好,还可以买到外面买不到的进口商品。

“我妹妹他们还闹过一个笑话!”庞先生笑着对我说,当年合肥女同志来例假还没使用过卫生巾,那时从国外进口了一批,大家都不认识。顾客们也很好奇,打听那是干什么用的,结果没有人回答上来。有一位女同志买了一包,当场拆开看了,问道:“这纸巾不像纸巾,棉花不像棉花的,包装上又是外国字,到底能不能用呀?”柜组里的女服务员也是瞠目结舌。回家后,妹妹当作笑话讲给全家人听,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另外几位先生也纷纷说,那时能够进华侨友谊商店买东西,绝对是身份的象征。不过,侨汇专柜的流行,是那个特定的紧缺年代的产物。好像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了。

了解华侨友谊商店的故事,必须要问如今40多岁至50多岁的人,因为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他们正是赶时髦的青年人,整天扎堆往那里钻。

庞先生问我,还记得外汇券吗?我回答说,怎么不记得,当年为了买一瓶可口可乐喝,硬是拿15元人民币从华侨友谊商店门口的“黄牛”手里换了10块钱的外汇券,找回来的外汇券舍不得花,夹在书里当起了书签。

外汇券全称叫外汇兑换券,那时在华侨友谊商店或者宾馆、商场的侨汇专柜买东西必须使用它。为便于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及驻华外交、民间机构常驻人员购买物品和支付费用,中国银行从1980年4月起发行外汇兑换券。其面额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种,票面与人民币等值,不准挂失。

因为服务对象的不同,华侨友谊商店里的商品对当时的老百姓非常有吸引力,那里卖的东西其他地方压根买不到。

说起里面的所谓奢侈品有多贵,庞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一件雪莲牌羊绒衫卖144元,够买合肥到北京的双程机票了,而当年他的工资收入是60多元钱。那时日本的家用电器刚刚风靡全国,要想买到索尼、松下等进口商品,只有去华侨友谊商店。而大多数老百姓家里并没有外汇来源,只好去找“黄牛”们兑换。许多人都是用极高的兑换比例才换到几张可怜的外汇券,目的就是把心爱的羊毛毯、金戒指等稀罕货搬回家。

网友“小溪”对我说,当年她结婚的时候,花300块钱从“黄牛”手里买了180元的外汇兑换券,这才把心仪已久的“蜜蜂牌”缝纫机搬回家。我感叹吃这么大亏呀!“小溪”说很正常,合肥那时的外汇券最高时炒到和人民币的比值为1∶2。

华侨友谊商店的出现和消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那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记得物资短缺的时候,外汇券可比人民币值钱。我在侨汇专柜就见到过,记不清什么牌子的洋酒了,外汇券标价一瓶500元,而人民币标价是700元。但没过几年,199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关于外汇兑换券停止流通和限期兑换的公告》,规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外汇兑换券停止在市场上流通。

我们安徽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实行侨汇商品凭券供应是在1978年,但真正全面铺开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

1984年4月,安徽省商业厅成立“安徽省旅游特需供应公司”,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负责华侨商店或专柜的业务指导;规划全省侨汇商店网点建设;管理侨汇商品优惠价格,负责有关这方面商品的分配调拨等。北门外阜阳路上的那家华侨友谊商店就是在那时候成立的。

1984年11月,安徽省侨办也成立了“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公司安徽分公司”,负责组织侨汇、旅游物资的供应。

但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资供应紧缺问题已不复存在,凭侨汇证照顾购物的办法也随之取消。

柳丝

新闻推荐

事故善后资金有缺口政府将先垫付

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如何处理有了省级标准。日前,安徽省正式发布实施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将事故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四级,并规定了四级预警和三个等级的响应。预案明确,发布红色预警...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小将谭强初战告捷2018-02-08 10:26
评论:(还记得 外汇兑换券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