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冯长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徽省绿色防控工作的着力点在哪?今年有何新举措?记者就此专程采访了省农委副主任朱永东。
农药用量连续三年下降
“农药使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朱永东表示,病虫害绿色防控一方面通过非化学农药控制措施,来为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保驾护航,一方面通过提高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水平,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构建生态友好型、质量优质型、防效有效型、安全有益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植保、生态植保。
绿色防控是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据省植保总站调查,近年来各地建立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使用覆盖率达到100%,生物农药使用率3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去年,全省水稻和小麦主产区普遍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区,在茶树、蔬菜、梨树等产区建立了32个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集成应用害虫性诱或灯诱技术、喷施生物制剂和免疫诱抗剂、种植诱集植物、保护天敌等技术措施,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由环节应用向全程应用转变。全省已创建25个部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
据统计,去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27.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统防统治覆盖率38.16%,比上年提高4.5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39.6%,比上年提高2.45个百分点;农药使用量1.3万吨(折百),比上年下降2.26%,实现了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下降。
推广四项关键技术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绿色防控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只有紧跟农业科技发展步伐,才能不断提升绿色防控的技术水平。 ”朱永东表示,全省各级植保部门主抓了四项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生态调控技术上,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在理化诱控技术上,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板、蓝板)防治蔬菜、果树和茶树等农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在生物防控技术上,重点推广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螨、绿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虫、苏云金杆菌(BT)、蜡质芽孢杆菌、牧鸡牧鸭、稻鸭共育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植物诱抗剂等生物制剂应用技术。
在科学用药技术上,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在抓好示范带动和技术推广的同时,安徽省强化统防统治、强化药械替代,多途径提高农药利用率。
“近年来各地统筹农业生产救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菜篮子工程建设、专用品牌粮食绿色增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项目资金,扶持专防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朱永东介绍,目前,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共有11337个,其中经工商、民政注册登记且在农业部门备案的有5614个,从业人员达16.8万人。植保部门还大力开展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新型高效植保机械的试验示范,提升新型高效植保机械装备水平。据统计,全省拥有高效植保机械数量181054台,其中植保无人机1051架。
省植保总站提出,今年安徽省将以实施“植保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水平。确定的目标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8%,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9%,农药利用率达到40%。
“欲达目标,必须进一步强化四个结合,也就是绿色防控与健身栽培紧密结合、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紧密结合、绿色防控与品牌建设紧密结合、绿色防控与项目建设紧密结合。”朱永东表示,“尤其要抓住国家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契机,积极谋划绿色防控项目建设,推动安徽省绿色防控取得新进展。 ”
新闻推荐
二孩出生数量首次超过一孩据新华社合肥2月5日电(记者姜刚)记者5日从安徽省统计局获悉,根据2017年全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安徽省人口出生率稳步攀升,达到2000年以来最高值,同时二孩出生数量首次...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