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陈忠卫
在移动互联网渗透加速的时代,青年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有数据表明,我国现有手机网民规模超过7亿人,网民每天使用移动客户端时间在3小时及以上的用户比例为46.6%,日均超过1小时的用户比例占81.5%,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使得知识碎片化呈现,大量的新闻客户端引导着网民向“头部”聚笼,热衷于阅读微信、微博上的八卦新闻,关注于网络游戏、明星资讯等。
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充足的数字媒体争夺着人们有限的注意力,美国西北大学詹姆斯·韦伯斯特首度提出 “注意力市场”的概念,这场“注意力革命”的后果,使得国内青年一代利用移动互联网条件去阅读经典图书显得十分另类,这种状况急需加以改变。
安徽省近年来高考制度改革在紧锣密鼓进行着,但高考指挥棒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倾向。广大中小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和不自觉安排的业余兴趣班双重压力下,根本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甚至被剥夺了课外阅读经典的权力。本以为进入大学阶段后,在这个心灵成长最为重要的阶段,青年大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空间,拥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经典著作,但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阅读习惯足以让他们与经典图书阅读背道而驰,且事与愿违。为此,建议:
第一,充分关注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阅读习惯,应势利导地引导青年大学生重温经典著作。团省委可以在全省高校范围展开一次青年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把互联网条件下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质量以及对心灵塑造和完美人格养成等方面的影响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估。阅读一部部经典名著,可以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专业和学科知识难以弥补的,当下多数大学生除了教科书之外,很少去阅读拓展知识视野、丰富精神情操的图书,甚至连毕业论文的撰写都是依赖于网络拷贝或者复制粘贴。团省委可以在广泛征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每年推出经典著作清单,动员全省各高校共青团系统组织开展“书香校园”之类的征文活动,组织开展以经典著作读后感为依据的演讲大赛,最大程度地防止大众文化失去平衡甚至滑向粗俗化的轨道。
第二,实现数字图书与传统图书之间相互补充,探索适合青年大学生阅读特点的经典著作读书平台。建议由团省委牵头,联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单位,共同开发建设网络数字化图书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占地空间大,藏书量受发展经费与馆舍面积的制约,满足读者需求的能力有限,并且无法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总体趋势下,专门为青年大学生启动建设专业化的数字图书馆很有必要,这种数字图书馆有些类似于国家数字图书馆,凡是省内青年大学生均可凭其就读院校、学生证号、身份证号,免费注册,可以不限量地借阅经典名著。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部可以深化与高校图书馆的联系,根据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成长成才的特点,发起成立读书鉴赏会、读书交友会等学生社团,可以利用每年4月23日作为世界读书日之际,进行跨院校青年学生的经典名著学习交流活动。
第三,把经典著作阅读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共同致力于打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充满正能量的人才。调研中发现,说当代大学生全然不爱阅读有些偏颇,但是,需要深入考察的是青年大学生的阅读倾向,青年大学生很少阅读经典名著,在宿舍、自习室内,大学生捧的多是英语四六级、考研用书,图书馆借阅记录同样可以佐证这种趋势,几乎很难以发现抢借、争读经典名著的现象。建议各高校团委、教务部门、图书馆等部门可以共同联手,每隔2-3年,向本校学生推出一批治国理政类、传统文化类、为人处世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普类、专业基础类经典名著以及外文版国外经典名著。重要的是应鼓励各高校将学生对经典著作选读记入所修学分。
新闻推荐
据江淮晨报报道,昨日,全省依旧是晴天到多云的好天气。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未来一周,安徽省江北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江南27日前晴到多云,28-30日有一次弱降水过程。受冷空气影响,30-31日全省平均气温将...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