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今年我实施宽叶缬草育苗就挣了2万多元,加上我种植的5亩,明年还能创收3万元。”近日,贵州省岑巩县凯本镇大寨村老寨组药农陈智伟一边算账、一边高兴地说,中药材种植真是短平快的好产业。
而凯本镇龙塘河村的白明军种植钩藤中药材有3年多,今年他种植钩藤60亩,实现创收20万元左右。
近年来,凯本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让中药材种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带动贫困农户走上增收致富之路。2014年4月,龙塘河村村民白冰引进钩藤种植,利用沈家湾村烟草育苗的闲置大棚培育钩藤苗2.92万盘466.7万株,建成商品苗基地60余亩。当年他培育的苗木获得丰收,每亩创收5000元,实现创收达200万元。随后,他成立了岑巩县金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行。2015年3月,合作社与贵州省一家医药公司签约,建成了黔东南州钩藤苗木种植基地,与药农签订回收订单。并在大寨、龙塘河等村大力发展钩藤苗圃400亩,种植钩藤600余亩,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中药材钩藤苗木产业链,每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
今年来,凯本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安徽亳州余香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拟建中药材基地600亩,已种植何首乌150亩、丹参200亩,带动农户种植何首乌、丹参等中药材180亩,预计增收270万元以上。同时,还引进香港培力集团昌昊金煌中药有限公司,已签订10年钩藤订单收购合同,公司规划建设5000亩钩藤基地,现已建成钩藤基地2000亩。
目前,凯本镇通过“农企互动”发展中药材,兑现扶持资金77.12万元,全镇已种植钩藤、何首乌、宽叶缬草等中药材面积达3000余亩,预计创产值1800万元左右,为今年完成小寨、大坪两个村出列、实现减贫800人带来治贫“良药”。
通讯员 张能秋
新闻推荐
前江工业园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刀刃向内,力破发展藩篱,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动能转换,汇聚跨越发展的澎湃动力。前江工业园区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全面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